許寅碩:美國四大銀行退出“赤道原則”,ESG承諾有所減弱?

中新經緯3月9日電 題:美國四大銀行退出“赤道原則”,ESG承諾有所減弱?

作者 許寅碩 中央財經大學可持續準則研究中心國際合作部主任、財經研究院副研究員

據媒體消息,美國四大銀行摩根大通、花旗銀行、富國銀行、美國銀行近日集體退出“赤道原則”(The Equator Principles)這項聚焦國際綠色金融的倡議。“赤道原則”是一套用以確定、評估和管理項目環境和社會風險的金融行業基準。

四大銀行在ESG承諾有所減弱?

首先,四大銀行退出“赤道原則”這一事件,並不意味着它們在ESG(環境、社會和治理)方面的承諾有所減弱。相反,這一決定可能與美國當前反ESG浪潮的持續發酵緊密相關。金融機構因ESG立場而面臨政府的嚴格審查和調查,爲避免因監管加強而遭受法律訴訟或被列入政府撤資“黑名單”,這些銀行不得不在ESG議題上保持謹慎態度。

事實上,自2021年以來,美國多個州政府已經對金融機構採取了撤資措施,原因是這些機構抵制了石油等行業。這些舉措無疑給銀行帶來了巨大的壓力,迫使它們在ESG問題上採取更加審慎的立場。

儘管面臨這樣的壓力和挑戰,但ESG的重要性和真實存在的風險並未因此降低。即使退出了“赤道原則”,這四大銀行仍然需要採納適當的流程來識別和管理環境與社會風險。

值得注意的是,這四大銀行作爲較早簽署“赤道原則”的機構,已經基於該原則建立了內部的環境與社會風險管理體系。因此,退出“赤道原則”預計不會對這些風險管理體系的存續和發揮作用產生重大影響。以花旗銀行爲例,其基於“赤道原則”建立的環境與社會風險管理體系(ESMS)仍然可以在其官方網站上找到,這表明該銀行在ESG方面的努力並未因退出“赤道原則”而停止。

“ESG潮退”?

四大行退出“赤道原則”無疑在全球綠色金融領域激起了波瀾,但此事件是否足以對全球綠色金融倡議產生重大影響,以及是否會引發其他金融機構效仿,尚需進一步觀察。值得注意的是,儘管這四大行做出了退出決定,全球範圍內仍有128個金融機構採納了“赤道原則”,佔項目融資全球總交易的80%以上。此外,認同ESG理念的機構數量也呈現出穩步增長的趨勢。截至2024年3月4日,全球已有5388家機構簽約聯合國負責任投資原則組織(UN PRI)。這些數據表明,儘管個別大型金融機構的退出可能引起關注,但全球綠色金融和ESG投資的整體趨勢仍在向前發展。

當前,ESG投資在全球範圍內的趨勢仍然強勁。儘管受傳統能源價格上漲、綠色通脹擔憂以及“洗綠”、評級爭議等因素影響,某些市場和地區的ESG投資出現波動和下滑,但全球範圍內,ESG投資的透明度和規範化程度正在不斷提升。隨着“雙碳”目標的推進,ESG投資發展已經駛入快車道。全球經濟復甦、相關監管政策的穩定以及相關技術的革新與進步,都有望進一步加速ESG的主流化進程。

當前存在的對ESG的質疑和反擊,實際上是ESG投資巨大吸引力的反映,而非所謂的“潮退”。這是ESG投資在高速發展時期所必經的階段,它體現了市場對ESG投資生態體系建設中面臨的挑戰和複雜性。

如果ESG投資確實在全球範圍內面臨壓力,那麼背後的主要原因可能包括ESG標準體系的不完善、監管和信息披露要求的不足、激勵約束機制的缺失以及ESG產品和市場體系的不成熟等。爲了解決這些問題,需要構建更爲完善的ESG投資生態體系,包括制定統一的ESG標準、加強監管和信息披露要求、建立激勵約束機制以及推動ESG產品和市場體系的發展等。同時,還需要關注ESG投資的時間框架,即關注在長期內創造更大的經濟價值,逐漸形成清晰明確的商業邏輯。

隨着ESG投資生態體系的進一步發展和商業邏輯的明晰,我們有理由相信,全球範圍內ESG投資的熱潮將持續發展,其主流化進程也將進一步加速。儘管面臨一些挑戰和困難,但ESG投資仍然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和發展潛力。(中新經緯APP)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責任編輯:孫慶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