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家印又一密友倉惶退場,欠了150億,把公司賣了都不夠還

當年和恆大簽署增資戰投協議的合作伙伴們,都應該算得上是許家印的密友,但如今,不少都挺狼狽。

比如號稱海外有十萬億礦山的安徽籍富豪王文銀,直到現在,網友們都沒找到正威集團7000億營收的出處。

而更讓人無法理解的是,這樣一個家中充斥着各種紫檀傢俱的千億富豪,卻會因爲區區1億元的合同糾紛被限制高消費。

某評論員說得好,富豪榜上的富豪,有錢還是沒錢,全在一念之間。

比如蘇寧張近東,網上廣爲流傳的他與許家印喝交杯酒的照片,可能是他這輩子最想刪除的互聯網記憶。

當然,比那張照片更刺痛人的,應該還是投給恆大的真金白銀,200億,如果一直放着,兒子張康陽哪會因爲3億美金的借款還不起而被建行全球追債。

當然,相比之下最慘的還是依附於恆大精裝房的那些裝修老闆們,活幹了,錢沒了,許家印進去了,連債都找不到人要,只能像那句話說的:打碎牙往肚裡咽。

比如潮汕籍裝修大佬葉遠西,曾經有多風光,現在就有多倉惶。

近日,上市公司廣田股份破產重整塵埃落定,深圳國資入主接盤,這意味着,作爲創始人和原實控人的葉遠西正式退場。

僅從賬面來看,國資接下的顯然是個爛攤子,廣田股份總資產一共才92億,總負債卻高達151億,就是把整個上市公司賣了都不夠還。

這裡肯定有人會問,負債是慢慢形成的,債主們也都不是傻子,怎麼可能眼看着都資不抵債了,還借錢給他呢。

這裡面就不得不提到房地產的“功勞“了。

房子好賣的時候,廣田股份一年能做140多億的裝修項目,由於先幹活後給錢的慣例,大多數都變成了應收賬款。

按照財務的記賬規則,應收賬款屬於流動資產,應收賬款越來越多,公司資產值當然也就越來越大。

有多大呢,2019年廣田股份的資產值達到最高點,足有244億,差不多是現在資產值的近3倍,而其中應收票據和賬款就佔了156億。

後來的風雲變幻大家都知道了,房地產企業自身難保,哪還有錢支付裝修款呢,於是要不回來的應收賬款也就變成了壞賬,財務上稱之爲信用減值損失。

2021年,廣田股份的信用減值損失是41億,2022年是27.8億,兩年共計提了68.8億的壞賬損失。

這壞賬一計提,資產當然也就跟着減少了。

當然,壞賬只是廣田股份資產縮水的一大原因,還有其它的原因,比如原有合同泡湯了、新項目少了等。

但最終造成的結果就是,廣田股份的資產值急速縮水,2022年已經只有108億了。

而廣田股份的錢是在資產峰值的時候借的,假如那時就有150億的負債,相對於244億的資產值,負債率才60%。

但資產縮水到如今的92億後就不同了,同樣150億的負債,負債率達到163%,嚴重的資不抵債。

於是,葉遠西只剩下一條路可走,那就是申請破產重整。

葉遠西也是個傳奇之人,發家史頗爲神秘,公開的資料裡沒什麼確切的介紹,只能從一些散碎的文字中拼湊。

葉遠西是汕尾陸河人,出生於1962年,1983年就到深圳參加工作了,端的是鐵飯碗,但具體工作單位和內容不詳。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的校友介紹裡,葉遠西是1988級國民經濟學校友,而1991年,葉遠西就下海創業了。

不過,真正關於葉遠西的商業記錄,是從1993年開始的,這一年,他和妹妹葉雲月合夥創立了廣田實業公司,開始做裝修。

葉遠西畢竟是讀過書的人,他並不安於做個包工頭,而是想到從裝修設計入手,直接拔高了裝修業務的檔次。

自己不懂設計沒關係,找人合夥,1995年,葉遠西和深圳本地一家裝飾設計工程有限公司聯合設立了廣田投資發展公司,就是現在廣田股份的前身。

設計、採買、施工一條龍,葉遠西的裝修業務蒸蒸日上,逐漸發展成了深圳當地小有名氣的裝飾工程公司。

當然,葉遠西事業的起飛還是在遇到許家印之後。

2007年,許家印和葉遠西相見恨晚,一拍即合,廣田股份也順理成章地進入了恆大精裝房的裝修商序列。

恆大果然不是蓋的,2007年就給葉遠西分了2個億的項目,佔了廣田股份當年營收的1/5還多,然後一年比一年多,2008年4.8億,2009年7億。

許家印給葉遠西帶來的不只是恆大的裝修業務,還有江湖名氣,藉着爲恆大樓盤裝修的威名,葉遠西還接到了很多其它的項目。

多方加持下,2010年,廣田股份上市了,葉遠西也從一個普通的裝修公司老闆,跨入了億萬富豪的陣營,與許家印的合作關係也就更密切了。

於是,恆大與廣田股份簽訂了更深層次的合作協議,恆大承諾每年給廣田股份35億的裝修項目,並且每年遞增10億。

就這樣,廣田股份從一個不到10億的地方小企業,一路幹成了140億規模的全國性大企業。

其實,如果僅是這一層面的合作,葉遠西還不至於落到今天的田地,爲了抱緊以恆大爲代表的一衆房企,他專門設計了一個“利用融資促成訂單”的模式。

葉遠西設立了一個基金管理公司,專門爲需要裝修而又暫時沒錢的房地產商提供委託融資服務。

什麼意思呢,你不是沒錢裝修嗎,我幫你找錢,但你的項目得給我做,這種模式,太受地產商歡迎了。

在行情好的那幾年,大家確實都挺愉快,葉遠西雖然一個項目承擔了雙重風險,但也掙了兩份錢,甚至許家印旗下的保險公司都跟他一起合作,把這種融資模式發揮得淋漓盡致。

然後,恆大要引入戰投了,爲了讓雙方的關係更緊密,葉遠西毫不猶豫地成了許家印的支持者,認投50億,想要把自己客戶的身份變成股東。

一切的計劃都很完美,但人算不如天算,房地產的“汛期”說來就來,與房地產綁得越緊的崩塌得越徹底,廣田股份顯然就是其中之一。

之後的故事就如開頭所述了,各有各的狼狽,各有各的倉惶。

葉遠西是退場了,但對於眼下的廣田股份而言,國資接盤只是解了燃眉之急,如何真正重生,就看接下來深圳國資的手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