須對直播造假當頭棒喝

胡欣紅

日前,兩名女子在小吃攤發生口角,後演變爲激烈衝突,互扇耳光、扔酒瓶、血流滿面,還叫來了救護車……近日,央視新聞報道的一則“網絡女主播擺拍約架”事件,引發了輿論關注。

據成都警方調查發現,直播的7個人大都爲粉絲上萬甚至數萬的網絡博主,他們從7月16日開始策劃直播劇本。爲了讓這場擺拍的直播看起來更加真實,還進行了細緻的分工,有人專門負責以路人視角拍攝過程,其他人負責勸架和打120急救電話……兩位發生“肢體衝突”的女主播還使用了事先準備好的“血膠囊”道具。最終,7名違法嫌疑人因涉嫌虛構事實、擾亂公共秩序,被成都警方依法處以行政拘留的處罰。

直播造假並非第一次聽聞,但“逼真”到足以“以假亂真”地步的卻不多見。倘若不是網警巡查時在某短視頻平臺發現這樣一幕,對於其無報警記錄感到疑點重重,將參與“鬥毆”的人傳喚到案後進行調查,“真相”能及時大白於天下嗎?

據悉,直播過程中有數千名粉絲圍觀並發表了大量評論,其中一名主播發布的短視頻更是獲得了高達70多萬的播放量。倘若網友們誤以爲真實發生了鬥毆事件,會不會引發不必要的恐慌?這種虛構的鬥毆直播不僅浪費了公共資源(如120急救服務),還會渲染社會戾氣,助長不良風氣,擾亂社會秩序,甚至引發真正的衝突和暴力事件,對社會治安造成威脅。

隨着網絡直播的興起和火爆,網絡直播中編造虛假視頻惡意炒作,自導自演的鬧劇可謂屢屢發生。2022年12月,浙江台州一段一女子被捆綁、臉上澆墨汁的視頻引起廣泛關注,後被查明是直播網紅爲賺流量博人眼球。

互聯網不是法外之地,自媒體創作不能沒有邊界。相關部門應加強對網絡直播行業的監管力度,建立健全監管機制,嚴厲打擊直播造假等違法行爲。近年來,監管部門不斷加大對低俗短視頻的治理力度,相繼出臺了多項政策法規。

去年7月,中央網信辦發佈通知,提出嚴防假冒仿冒行爲等13項加強自媒體管理的工作要求。去年11月,中央網信辦在全國範圍內啓動爲期1個月的“清朗·網絡戾氣整治”專項行動,圍繞社交、短視頻、直播等重點平臺類型,堅決打擊鬥狠PK等低俗不良直播行爲。今年4月,中央網信辦又在全國範圍內開展爲期兩個月的“清朗·整治‘自媒體’無底線博流量”專項行動,自媒體以假亂真欺騙公衆被列爲重點整治內容。

網絡直播行業近年來快速發展,但直播造假等亂象嚴重損害了行業的整體形象和信譽。直播平臺應加強對主播的審覈和管理力度,建立健全內容審覈機制和技術手段,及時發現並處理直播造假等違規行爲。內容創作者更應該進行深刻反思,這種無底線博流量行徑,不僅涉嫌犯法,也破壞了網絡生態的健康發展,最終行之不遠。

網絡女主播擺拍約架被行拘,直播造假理應當頭棒喝。這類事件再次提醒我們,直播造假等違法行爲必須予以嚴厲打擊和遏制。同時,廣大網民也應提高警惕性和辨別能力,尤其是對那些過於離奇的內容,要多長個心眼,別輕易相信和傳播未經證實的消息。只有各方共同努力,才能營造一個清朗、有序、健康的網絡直播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