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拉美手記|走進中美洲“生態寶庫”
新華社聖何塞8月22日電行走拉美手記|走進中美洲“生態寶庫”
新華社記者譚慧婷繆培源
雲霧之下,幾百年的古木參天;氣根層疊纏繞圍成新的巨樹,即使烈日當空,灑下的陽光也不過是斑斑點點;一擡頭,猴子從頭頂紛紛躍過;比指甲蓋還小的紅色樹蛙“不小心”泄露了行蹤;樹懶將自己掩蓋在層層毛髮之下;夜晚,藉着專業手電筒的亮光,可以看到樹根附近散發着幽幽熒光的蠍子;“青翠欲滴”的“頂級殺手”棕櫚蝮蛇慵懶地盤在樹樁上……
這裡是哥斯達黎加的蒙特韋德雲霧森林生物保護區。哥斯達黎加地處中美洲南部,國土面積5萬多平方公里,生物種類則超過50萬,佔全球6%左右,是名副其實的“生態寶庫”,享有“中美洲花園”的美譽。哥斯達黎加充分利用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走出了一條頗具特色的生態發展之路。
近日,新華社記者在雨季來到哥斯達黎加。從首都聖何塞出發,一路驅車西行來到雲霧森林生物保護區。據嚮導介紹,由海洋帶來的季風與高原空氣碰撞,形成了這裡奇特的雲霧景觀。雲霧森林約佔全球林地的1%,這裡是海拔約1500米高的熱帶雨林,大量水汽滋養了繁多的動植物,如同電影般的奇幻美景每年吸引着大量遊客和自然愛好者。
事實上,哥斯達黎加環境保護也曾走過彎路。由於亂砍濫伐,這個國家森林覆蓋率一度從75%下降到21%。後來,政府建立生態補償機制,向那些在自己土地上保護生物多樣性的人提供經濟補償,成爲扭轉局面的關鍵。如今,哥斯達黎加一半以上國土被森林覆蓋,超過25%的面積被劃爲國家公園和自然保護區,國家公園幾乎遍佈哥斯達黎加。哥斯達黎加政府充分利用國內的自然條件,積極推廣生態旅遊,形成可持續的收入來源。
哥斯達黎加擁有豐富的火山資源,境內有上百座火山,火山帶來的豐富地熱資源成爲該國可再生能源的一大支柱。據哥斯達黎加電力公司發佈的數據,地熱發電已佔到該國總髮電量的15%左右。
我們到訪的另一站是阿雷納爾火山。1968年,阿雷納爾火山突然爆發,摧毀了小鎮塔巴孔。此後,它時不時噴出大量岩漿、氣體和火山灰。2010年以來,火山進入休眠狀態,這裡便成了遊客的“打卡之地”。火山國家公園成爲徒步者的聖地。
哥斯達黎加咖啡全球聞名,以優質的阿拉比卡咖啡豆爲主流。當地優質咖啡得益於肥沃的火山土壤、溫和適宜的氣溫和豐沛的降雨等良好自然條件。哥斯達黎加在咖啡生產過程中着力減少碳排放。哥政府最近幾年開始實施一項“低碳咖啡計劃”,通過財政補貼和優惠貸款等方式,推動減少化肥和水資源的使用以及優化咖啡農場的管理體系等措施,確保從種植到生產的各環節綠色低碳。
哥斯達黎加的咖啡種植還和旅遊業緊密結合,參觀咖啡園成了遊客到哥斯達黎加旅遊的重要組成部分。
如今,提起哥斯達黎加,人們就會很自然地想到這個國家頗具特色的生態保護。哥斯達黎加也時刻不忘彰顯其生態的獨特性。發行新鈔時,每種面額鈔票上都會印上該國的一種知名動物,比如鹿、鯊魚、吼猴、蜂鳥等圖案,使得本來就色彩斑斕的鈔票更加炫目。
來源:新華社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