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發展趨緩,9000餘家租賃公司如何破局?以債務融資支持服務實體經濟

財聯社8月2日訊(編輯 楊斌)近年來,融資租賃業整體發展放緩,但租賃業也在積極轉型,發揮自身的特點來服務實體經濟。在8月1日中誠信投資人會客廳、中信建投、森浦Sumscope聯合主辦的“服務實體經濟·提升核心競爭力”租賃行業發展論壇上,嘉賓就租賃行業債務融資、轉型方向等進行了交流。

根據中國租賃聯盟發佈的《2023年融資租賃行業研究報告》,截止2023年年底,全國註冊運營的租賃公司總數約爲9170家,較2022年末下降了6.81%。租賃公司合同餘額爲5.76萬億元人民幣,較年初下降了1.61%。

中誠信國際此前在對融資租賃業的展望報告中指出,弱宏觀的經濟環境疊加監管趨嚴的政策背景,融資租賃行業呈現發展放緩的態勢。

2023年10月,國家金融監管總局發佈《關於促進金融租賃公司規範經營和合規管理的通知》,從健全公司治理和內控管理機制、規範融資租賃經營行爲、提升金融監管有效性和建立健全監管協作機制等四個方面提出十三項監管要求。2024年1月,金融監管總局又發佈了《金融租賃公司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對 2014 年的《金融租賃公司管理辦法》進行修訂,內容主要包括金融租賃公司發起人制度、業務分級分類、公司治理、資本與風險管理、業務經營規則及市場退出機制等六個方面。

債券融資方面,據Wind統計,2023年全年融資租賃公司共發行債券6730.58億元,環比變化不大,主要債券類型爲資產支持證券。不過,與會專家表示,政策上依然支持融資租賃公司發債服務實體經濟,註冊發行效率也進一步提升。

租賃公司也可以尋求境外融資。中信建投國際債務資本部執行董事邵珊珊介紹,目前境外債的發行主體以城投和金融機構爲主,金融類主體盈利模式主要爲賺取境外融資成本與海外業務之間的息差。考慮到降息預期,2024年以來浮息債受到金融機構類發行主體的追捧,預計下半年中資美元債融資成本有望回落。

而在租賃業的轉型升級中,如何服務好科技創新領域是行業所關注的。中誠信國際企業評級部首席分析師王夢瑩介紹,科創企業以民營爲主,在細分領域或技術路線具備領先優勢,但持續研發投入與技術相關風險大,固定資產規模整體偏小,抵押融資空間有限。

鑑於上述特點,王夢瑩認爲科技創新企業的信用評級指標除了評價財務風險外,還應包括科技創新競爭力評價。科技創新競爭力包括創新價值,如戰略發展、產業及社會影響力、資本和政府認可度,以及創新能力,如科技創新管理體系、研發實力等。

綠色轉型方面,中誠信綠金業務發展部總經理馬郡指出,租賃行業是當前綠色債券的發行主力之一,發行綠色債券推動金融領域的創新,吸引更多資金進入可持續領域。2022年租賃行業發行綠色債券629.87億元,2023年增長至1034.61億元。2024年上半年,融資租賃公司發行綠色債券369.89億元。已上市的19家融資租賃公司全部發布了ESG/CSR報告,公司治理是目前融資租賃行業ESG評級中最被關注的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