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銷北門遊客中心 雲管處建置活化戶外裝置藝術

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在北門遊客中心,建置全新戶外裝置藝術「當海回來時-他們這一家」。(張毓翎攝)

雲管處之後擬進一步修復活化旁邊原有的7座鹽堆裝置。(張毓翎攝)

北門遊客中心戶外有「北門婚紗美地意象」、「鹽晶教堂」、「LOVE BEIMEN」等裝置藝術。(張毓翎攝)

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在北門遊客中心,建置全新戶外裝置藝術「當海回來時-他們這一家」,之後擬進一步修復活化旁邊原有的7座鹽堆裝置,計劃串聯沿線的鯨魚池、自行車道、涼亭術,讓遊客在開始旅遊前,能先在遊客中心瞭解北門的特色與美。

北門遊客中心是由北門洗滌鹽工廠舊建物羣中的西南側倉庫羣所改建,外觀保留着原工廠山牆斜屋頂造型,館內介紹北門的人文歷史等,還有超大的抹香鯨標本,戶外則有「北門婚紗美地意象」、「鹽晶教堂」、「LOVE BEIMEN」等裝置藝術,水晶教堂也是座落在附近,不少遊客到北門,都會順道到此處走走。

雲管處去年邀請藝術家蔡嶽達、陳昱良在北門遊客中心,共同創作新戶外裝置藝術「當海回來時-他們這一家」,將過去傳統鹽工的生存性格與人生經歷,搭配鹽分地帶文學詩詞寓意,轉化成不同外型的屋型裝置,例如煙囪、風車、花朵、爬梯,整體作品遠看如一處小聚落,外觀簡樸且沒有過多鮮豔色彩,強調與自然環境的一體感。

雲管處表示,「當海回來時-他們這一家」位於遊客中心鯨魚池旁空地,爲永久設置的空間裝置,是一處可呈現環境寂靜、引導人感受認識臺灣本土文學和日曬鹽業歷史文化的媒介,該作品去年底完工後,參加今年度美國繆斯國際設計大獎,獲得景觀設計類雕塑設計類別金獎。

雲管處副處長洪肇昌說,之後有構想把鯨魚池旁的7座鹽堆裝置,請藝術家設計重新活化,例如基座上方新設其他藝術裝置等方式,讓整個景觀軸帶更豐富、完善,遊客可以從沿線的自行車道到各裝置藝術拍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