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人死傷六都最高 盧秀燕:1至5月全國降幅最多再努力

臺中市交通局表示,盤點車流、行人量大的路口,逐項改善交通環境。圖/聯合報系照片

臺中市推動人本交通,但去年行人死傷數六都最高。議員批評太離譜,並指科技執法的路口越來多,賺飽罰款卻無法遏阻死傷人數。警局表示設置科技執法路口違規率明顯下降;市長盧秀燕說,今年1至5月死傷都大幅降低,但還要持續努力。

臺中市議會臨時會今由臺中審計處提出112年度臺中市總決算暨附屬單位決算及綜計表審覈報。審計處統計,2023年事故數上升到3024件、死傷人數2906人,增幅都超過6成,建議應把高肇事路口納入改善計劃。

審計處另指出,3年來,臺中市行人事故前五十大肇事路口,有四成尚未納入篩選改善標的,要求市府跨機關分析主要原因,儘速辦理整體交通改善工程,降低行人事故。

議員劉士州指出,2021年到去年, 行人事故從1844件增加到3024件,增加1180件,增幅64%;死傷人數由2021年1779人增至2906人,增加1127人,去年死傷件數與人數都是六都最高。他說,臺中市2年來路口設置科技執法的越來越多處,政府罰款收入大增,但死傷人數也越多,太離譜了!

警方指出,以近中友百貨的五岔路口爲例,2022年2月間啓用科技執法設備以來,這處臺中最複雜路口偵測到違規件數、事故件數,與設置前相比,減幅達61到86%,顯見科技執法對交通事故與違規防制都有成效。

市議員陳文政說,2023年臺中行人死傷數以「12歲以下」增幅最明顯,行人死傷數達206件,比前年度增加約1倍,呼籲市府交通局即刻檢討。他說,110年到112年易肇事地點改善工程等計劃共5.3億,執行5.2億,代表交通局「有錢就做,做好做滿」,但去年交安數據讓人泄氣。

市長盧秀燕表示,交通部上月底也提到,今年一到五月臺中行人死傷數趨緩,全國降幅全最低,改善有見效,但須持續努力,減至最低。

交通局長葉昭甫說,市府透過工程、執法、宣導強力執行,同時積極推動「人本交通」,盤點學校、醫院、商圈、國民運動中心及公共運輸場站等行人通行量大的路口,透過行穿線退縮、綠斑馬及庇護島、行人專用或早開時相等交通設施,讓交通事故機率降到最低。

市府警察局執法4階段保障行人,淨空行人專用道、掃除道路障礙、加強重點執法期,配合淨空路口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