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質生產力如何助力課程教學改革

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體學習時指出,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着力點,必須繼續做好創新這篇大文章,推動新質生產力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提出,不僅爲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戰略提供了堅實的理論基礎,也爲高等教育的改革與發展指明瞭方向,成爲深化課程教學改革、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所在。

爲課程教學改革提供強大動力

課程教學作爲人才培養,尤其是創新人才培養的核心環節,其改革直接關係到高等教育的整體質量。新質生產力的引入,將催生高等教育課程教學理念、目標、內容、方式、評價等全方位的創新性變革,爲教學質量的全面提升提供強大動力。

然而,當前高等教育課程教學改革仍然面臨諸多挑戰,尤其是5G、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應用,對課程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但在教學關係調整、教學方式變革、教學評價創新等方面尚未得到廣泛的實踐與應用。因此,依託新質生產力推動高等教育課程教學改革顯得尤爲重要和迫切。高校要調整改革思路,深入闡釋改革內涵,廣泛動員師生參與,共同推動課程教學的深層次變革。

優化教學資源,激發創新思維

新質生產力在高等教育課程教學改革中的抓手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一是優化教學資源數智躍升,拓寬課程教學的應用場域。依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對傳統教學資源實施了根本性的革新與優化。這一變革不僅突破了傳統教育資源配置與共享的侷限,降低了教學組織管理成本,還顛覆了傳統的班級組織結構和管理模式,促使教學資源產消者羣體日益壯大,進而深化並拓展了課程教學的內涵與外延。教學資源由此實現了從工業社會協作生產體系向超越教師角色的知識生產者智力合作的跨越,推動了教學知識內容的持續數智化升級。在“數據+算力+算法”的全新架構下,教學資源藉助智能工具,整合更廣泛的學習者生產要素,構建了一種旨在認知、適應並優化教育的新型聚合力,即“人與資源”的深度融合。在這一資源數據生產力的強勁驅動下,教學不再受限於傳統的物理教室空間,而是圍繞學習場景靈活匯聚教學資源,實現了獲取成本低、配置效率高、環境體驗優、教學效益好的“數智化”提升。

二是激發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促進師生深度交互。高校不僅要注重師生的知識傳授與習得,更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一方面,教學中藉助以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爲基本特徵的資源和技術支持,激發師生數字素養動能向高效能、高質量發展,促進師生互動和合作,提升教學效果和學習成就。另一方面,重構傳統的教學角色和知識獲取方式,實現教學過程的量化和個性化,更好地滿足學生不同的學習需求。例如,通過沉浸式、智能化的實驗室、科研項目、實踐基地等平臺以及信息技術和數字化手段,提升學生科研實踐的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實現課程教學的個性化和精準化。

深化教學改革,創新教學模式

新質生產力助力高等教育課程教學改革深化,主要體現在教學目標、內容、方法和評估等方面的模式創新與質量提升。

首先,應確定與分解高等教育和新質生產力理念相契合的教學目標,強調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和數字素養等核心素質。目標的分解旨在明確培養學生適應新質生產力所具備的知識、技能和價值觀,以及明確教學過程中各個環節的具體目標和指標。

其次,在充分配置和整合教學環境與資源方面,應注重引入在線學習平臺、多媒體教學資源、教學數據分析工具等新技術工具,特別是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生物技術等前沿技術,以此提高教學效率,爲教育注入新的活力。這些技術也支持教師進行教學活動設計和滿足學生多樣化的學習需求,同時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有效監測管理。通過“線上+線下”整合的各類教學資源,教學內容變得更加豐富多彩。

再次,在課程設計和教學方法上,創新至關重要。傳統的教學組織形式和方法往往以大規模、標準化生產爲主,而新質生產力助力課程教學則更加註重個性化、定製化。這種轉變不僅能夠滿足學生日益多元化的需求,還可以提升課程教學的豐富性。同時,它強調學生與教師對知識獲得的可持續性,進一步增強了課程設計中師生的交互性。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並提升實踐能力,促進師生間的互動與合作,從而實現個性化學習和探究式學習,如翻轉課堂、項目驅動學習等,還可以引入跨學科和實踐性課程內容,從而提高合作學習效果,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

最後,在教學評估方面,應充分考慮師生的教學實際需求和參與度,提升師生的素養與能力。結合數據分析和技術支持,一方面可以量化教學效果,促進全體師生的共同參與和合作,爲教學提供反饋與改進建議;另一方面能夠掌握教情學情,作用於師生素質的提升,爲培養具備創新思維、合作學習及跨專業融合等能力的複合型人才,提供直觀的數據支撐和調適基礎。

新質生產力作爲推動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力量,將帶來“新場域、新教學、新評價”的優質生態,也爲高等教育發展帶來了無限的可能。

(作者單位系重慶工商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中國教育報》2024年10月21日 第06版

作者:鄒佩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