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在右、肝臟在左!爲“鏡面人”肝移植,手術反着做

趙女士是發生率僅爲約兩萬分之一的全內臟反位人羣,即俗稱的“鏡面人”。67歲的她腹內器官位置和常人完全相反,近日,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副院長劉超教授帶領醫院肝移植團隊爲身患肝功能衰竭、肝癌等疾病的趙女士成功開展了全內臟反位肝移植術。

肝病進展20年,肝移植是唯一治療方法

趙女士已經肝病折磨了20多年,她患有肝硬化,全身皮膚髮黃,眼球發黃,而且因爲脾大,在醫院接受了脾切除術的治療。治療後,趙女士病情穩定。在5年前,趙女士病情進展明顯,出現了昏睡、雙手震顫等症狀,在當地醫院檢查後診斷爲肝性腦病,予以保守治療後症狀有所好轉,但昏睡仍反覆發作。1年前,趙女士出現間斷排黑便的現象,診斷爲消化道出血。5個多月前,趙女士又發現了肝佔位,在北京某醫院就診進行肝穿刺活檢提示爲肝癌,隨後接受了兩次經肝動脈化療栓塞(TACE)手術。

就在半個多月前,趙女士病情危重,此時她除肝功能衰竭、肝癌外,還出現肺動脈高壓、肝腎綜合徵等合併症,且已無尿一週餘,需通過血漿置換、血液透析維持生命。

當趙女士來到廣州治療時,劉超教授表示,“在這麼危重的情況下,肝移植是趙女士迴歸正常生活的唯一希望。”

鏡面人!移植手術反着做

令移植團隊吃驚的是,趙女士整個內臟位置反位,也就是俗稱的“鏡面人”。在影像學檢查中可以看出,趙女士的心臟位於軀幹右側,肝臟位於左側,這無疑使趙女士的移植之路難度陡增。

劉超教授介紹,國內外關於“鏡面人”肝移植的案例報道屈指可數,可供借鑑的經驗極其有限。全內臟反位帶來的解剖變異對脈管重建的影響如同“左腳穿右鞋”,給手術團隊帶來了不小的挑戰。

趙女士入院後,劉超教授團隊立即組織多學科會診,制定了詳細的手術方案,一場與常規“相反”的移植手術被提上日程。在手術中,劉超教授團隊成功爲趙女士實施了同種異體肝移植手術。手術中,劉超教授團隊根據術前的精準設計,將供肝順時針翻轉了45°,仍然把體積較大的部分放在了趙女士的右側腹腔。

看起來簡單的肝臟翻轉,實際上造成了脈管“乾坤大挪移”式的變化,正常的肝組織變成了靜脈血管必須翻越的“山丘”。劉超教授憑藉三十餘年複雜肝膽外科手術和肝移植手術的經驗,根據腹腔空間和肝臟結構仔細調整位置,精準縫合所有脈管,新肝開始在趙女士體內運轉。

術後,趙女士的肝功能很快恢復正常。經過精心治療和護理,趙女士的心、腎功能也逐步恢復,不再需要血液透析,並於近日順利康復出院。

“這次手術的成功實施是患者的信任和手術團隊過硬實力的共同體現,也標誌着醫院肝移植領域的技術水平步上了新臺階。”劉超教授指出,自2019年1月重獲肝臟移植資質以來,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肝移植團隊共完成400餘臺肝移植手術,包括29例劈離式肝移植、3例親體肝移植、2例肝腎聯合移植、10例二次肝移植、14例腹腔鏡輔助肝移植、3例全腹腔鏡全肝移植術等高難度肝移植手術,肝臟移植質量位於全國前列,爲患者提供了先進的治療方案。

文 記者 張華 通訊員 黃睿、吳文睿、劉文琴圖 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