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眼/東臺灣在等永續治本的回家路

花蓮403強震導致蘇花公路邊坡不穩定,易出現落石或土石流,花蓮旅宿業者指出,鐵公路只有一條,希望安全性提升,遊客纔敢到東部旅遊。圖/公路局提供

臺鐵蘇花段(北迴鐵路)當年被認爲是「十大建設」最艱難的工程之一,民國六十九年全線通車後,擔起北花間關鍵旅運,卻不斷面臨大自然的摧殘挑戰,改線已勢在必行。儘管要在如此特殊地質、地理環境下另闢路線,是高難度挑戰,但政府責無旁貸,應給東部一條真正永續且治本的安全回家路。

從宜蘭蘇澳到花蓮崇德,山脈緊鄰海岸線,其間還有多條溪流穿山入海,如此的地理環境,鑿路條件本就先天不足,蘇花公路和北迴鐵路只能沿山而建,以致每逢地震或豪雨,易致邊坡落石坍塌、土石流、甚至走山,即使多年來改善、防護工程不計其數,依舊後天失調。

也正因地形受限下,蘇花間交通難有其他替代陸路,爲了不讓蘇花鐵公路不斷受天災凌遲,在同個路廊下尋求改線,提高道路穩定度和安全度,是沒得選擇的必要之惡。

蘇花公路已有先例,部分路段改線另闢蘇花改,多數隧道新設,通車以來未見受落石坍塌影響;其餘既有舊路,未來會再執行蘇花安工程,完工後蘇花路廊公路可望擺脫天災挑戰。

蘇花路廊鐵路部分,當然可選擇比照蘇花改、蘇花安另闢隧道改線,亦可原線另建高架新路。但不論採何種方式,交通部應徹底進行先前作業,包括地質、地形、施工條件和抗災能耐的完整評估,也要評估對環境和生態求最小破壞。

交通部前部長李孟諺曾說,臺鐵蘇花段研議新路線「有其必要」,形同政府宣示啓動十大建設北迴鐵路二點○版,工程技術雖已不同以往,但交通部不能急就章,更不該只是治標應付,應給東部一條人定勝天、永續治本的安全回家路。

改線工程耗費時間絕非三年五載,但鐵路安全也不容有空窗期,在還沒辦法絕對安全之前,交通部至少要先給民衆一條相對安全的路,讓目前既有路線的防災能力、災害偵測預警徹底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