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眼/百分之一千支持 劉世芳喊喊而已?

內政部長劉世芳。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有別於第一場國土計劃法政策說明會遭環團踢館,昨天內政部長劉世芳有備而來,開場就拿出臺中市、雲林縣三年前公告國土法上路的公文,喊話盧秀燕、張麗善如期繳交,強調支持農業權入憲,更高喊「百分之一千」支持各項農業發展與補償。然而誰來補償?怎麼補?若所謂支持卻無具體方案,喊話也只是空喊。

國土計劃法本應是國家百年大計,卻持續成爲政治攻防籌碼,主要爭議都出在民衆抗拒被畫入農業發展區,就算端出再多「高大上」的氣候、環境、糧食等理由,對老百姓來說,就是本應有的土地價值被剝奪。要留住農地又能農地農用,就必須拿出能永續卻接地氣的政策手段,維持土地公平正義。

操作中央地方對立,無助政策前行。劉世芳政治喊話博得版面,但以雲林縣政府昨天在會中發言爲例,依照糧食自給率公式計算,雲林縣只要有兩萬三千公頃就能養活雲林縣人,雲林卻要承擔全國糧食安全,光是農業發展區第一、二類(農一、農二)就有八萬七千公頃,當保有農地能帶來糧食安全或氣候變遷等公共財價值時,特別的犧牲本應就有特別的補償,才能使國家均衡發展。

農業部九月已初步盤點出農業堆疊式給付架構,有別於過去在特定農業區、一般農業區,實際從農給予每公頃每年一萬元的補償,這次端出更細膩的對地給付、確保糧食安全給付、生態環境給付等三類;其中,對地給付更依據農業發展區類別,有不同價碼。

但回到現實面,全國光是農一、農二就有五十萬公頃,每公頃增加一萬元,就是增加五十億元,是否足以平衡得失,將是論戰。

最終問題仍是國土計劃法推動十年,各項政策與修法卻仍姍姍來遲,農業部本月才端出草案,甚至連行政院長卓榮泰都還沒看過。趕鴨子上架式的重大政策,如今成了燙手山芋,藍綠都必須承擔責任。內政部若有心讓國土法施行,喊話過後就必須正視問題,尤其國土法牽涉跨部會整合,卓榮泰也應有所表態,避免淪爲政治口水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