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透視》錢來就花沒錢就編 不當防疫未見檢討
因疫情嚴峻,行政院會13日將紓困預算上限調高爲6300億元。圖爲2020年5月民衆排隊申請急難紓困補助。(本報資料照片)
疫情爆發以來,蔡政府火速編列4200億元,大撒幣發放三倍券、各項紓困措施,如今錢花完了,最急需的疫苗仍沒着落,眼看首批疫苗即將過期,下批疫苗依舊沒下文,政府卻還在大內宣,宣稱積極洽購疫苗及推動國內疫苗研發,試圖掩蓋錢沒花在刀口的缺失,如今面對疫情加劇,未見虛心檢討自省,只會急忙伸手要錢,令人搖頭。
去年疫情爆發之初,主要國家如美國、加拿大等搶着和疫苗研發廠簽約,就是爲了要分散風險,避免疫苗研發成功後可能搶不到疫苗,臺灣卻錯失先機,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曾說,「臺灣防疫成果,反而讓疫苗採購進退兩難。」但不能當成目前疫苗到貨量及接種率不如預期的藉口。
紓困振興特別條例早已編列疫苗研發及採購135億5000萬元,現在卻面臨有錢也買不到疫苗的困境,正因爲連指揮中心都不清楚能採購到什麼疫苗?多少數量?何時能抵臺?樣樣都須看人臉色,面對外界質疑黑箱作業,卻以事涉機密爲由避談。
眼看4200億元特別預算將用盡,政府竟然還要加碼2100億,不僅不敢公開先前紓困振興執行進度及成效報告,連加碼2100億用途的盤整需求及規畫都沒有,急着提修法提高特別預算上限,到底急什麼?
回顧前幾次紓困特別預算編列,朝野黨團大多以防疫紓困優先,幾乎是大力支持,總計4200億元預算僅被小刪5300萬元,朝野大力支持政府施政,政府卻不願檢討執行缺失,還食髓知味要再擴大預算。就連蔡總統召開國安高層會議後發表談話,除了力挺陳時中、大喊查辦假訊息,卻不見檢討不當防疫作爲。
特別預算都是舉債支應,花百姓及子孫的錢,政府不能拿「防疫紓困」當通行證,錢來就花、沒錢就編,卻該辦的事老辦不成,否則「有政府,會做事」,該自動改成「有政府,不做事,會花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