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透視》參與OOC海洋大會避用國名 算哪門子外交突破

我國參與OOC海洋大會,被外交部視爲一大突破。但此次主辦國帛琉是我國友邦,卻在美國「建議」下,改以臺灣(Taiwan)名義參與,連出席邦交國主辦的活動都不能使用國名,這算是哪門子外交突破?圖爲2021年蔡英文總統宴請來臺訪問的帛琉共和國總統惠恕仁伉儷。(總統府提供)(禁止酒駕,飲酒過量,有害健康)

我國參與OOC海洋大會,被外交部視爲一大突破。但此次主辦國帛琉是我國友邦,卻在美國「建議」下,改以臺灣(Taiwan)名義參與,連出席邦交國主辦的活動都不能使用國名,而且還是出自美方的要求,這算是哪門子外交突破?

過去我國出席友邦主辦的活動,都是用「中華民國」,蔡政府上任後,也大多以「中華民國(臺灣)」名義參與。2020年11月我國以視訊方式參與第3屆「中美洲統合體創新創業論壇」,用的也是「中華民國(臺灣)」,外交部常次曹立傑還應邀在開幕式錄影致詞。

本屆「我們的海洋大會」由帛琉主辦,但協辦的美國國務院日前卻以擔心媒體過分渲染政治效益及大陸可能打壓爲由,不願我國以「中華民國」名義出席,還「建議」我國,避免在會場內以及官方名冊中使用我正式國名及國旗等具主權象徵符號,更應避免提及「總統特使」名銜。

從OOC官網所列75個與會代表團的名稱來看,除了我國是以Taiwan名義與會外,其餘代表團都是用國名,與會代表的介紹中,張子敬的簡介標題也是「臺灣環保署長」,只有在內文提到是從2019年起領導「中華民國(臺灣)的環保署」,顯然以臺灣(Taiwan)名義與會,是臺美磋商後的結果。

諷刺的是,此次OOC主場館是我國援助帛琉所興建,前年4月舉辦上樑典禮,時任駐帛琉大使周民淦還在鋼樑上留下「中華民國大使」的簽名。

更諷刺的是,要求我國在邦交國參加國際會議不要用國名的不是對岸,而是近來一再強調兩國關係「堅若磬石」的美國,面對這樣無理的「建議」,我國不僅照單全收,還說這種模式是爲以後參與海洋大會「奠定良好慣例與基礎」,究竟是神經錯亂,還是早就「忘了我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