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隨筆】今天,我們爲何探索太空
(原標題:【新聞隨筆】今天,我們爲何探索太空)
【新聞隨筆】
作者:張田勘(科普作家)
近日,中國科學院、國家航天局、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聯合發佈《國家空間科學中長期發展規劃(2024—2050年)》,規劃部署了我國在空間科學研究領域擬突破的五大科學主題和17個優先發展方向。
五大科學主題包括極端宇宙、時空漣漪、日地全景、宜居行星、太空格物。這些科學主題廣闊深遠且氣勢恢宏,既有深邃的哲學高度,也是具體而可觸及的,與人類命運、未來以及柴米油鹽的現實生活息息相關。從宇宙的起源,銀河系、太陽系以及地球的形成,到生命的形成、生命的宜居,再到太空條件下的物質運動和生命活動規律,五大主題、17個優先發展方向看似各有不同,實則本質上互相關聯、滲透和影響。
毋庸置疑,有了宇宙、銀河系、太陽系的形成,纔有地球和地球生命的形成。空間和地外生命探索的終極意義其實也可以簡單地概括爲在追求可持續發展中,讓人類更好地生存、更舒適地生活和獲得更多的幸福感。
提起具有文明多樣性的宇宙,很多人想到的或許是以《三體》爲代表的科幻小說。在茫茫宇宙中,是否還存在着類似地球這樣適宜生命和人類居住的星球?有沒有像人類一樣的生命存在?如果存在,他們是否也經歷了像地球上的生命一樣的演化歷程?他們的生存是否與人類不同?是否也創造瞭如同人類一樣的文明?這些問題的意義不只是科學幻想。研究地球在太陽系中的位置、與太陽和其他星球的關係,探尋宇宙中是否還有像地球一樣適宜人類居住的星球,以及地球生命在太空中是否能夠生存,將爲人類開闢新的可持續發展之路,也能幫助我們更好認識自身、認識人類文明。
有關地外生命的科學研究一直在進行。有科學家提出,“銀河系適宜居住帶”距離銀河系中心大約2.3萬至3萬光年。一些科學家則認爲,銀河系中至少有1億顆行星具備孕育生命的條件,包括有適合的溫度及化學條件。既有研究也表明,細菌、病毒、真菌、衣原體、支原體等低等的初級生命在地外行星上有可能生存。
回顧地球的歷史,魚上岸和猿下樹是生命演化進程中的兩個重要節點。前者在適應環境的嘗試中演化爲陸生動物,有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而後者在下樹後演化爲創造宇宙間璀璨文明的人類。今天,我們探索太空,獲得更多的發現,也是在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間。未來,空間科學聚焦太空條件下的物質運動和生命活動規律研究,有可能爲人類找到新的家園。通過改造和改善其他星球的自然環境,如改善微重力、高輻射、低氧或無氧等困難條件,人類將可能移居新的星球。這一過程也將是協調人類需求、技術發展和外部環境矛盾的過程,決定着我們能否讓另一個人類的棲息地更宜居、更溫暖、更美好。
《光明日報》(2024年10月23日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