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里程健康集團首席執行官林楊林:構建有中國特色的管理式醫療,助力中國式現代化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林昀肖 北京報道
“在構建有中國特色的管理式醫療中,需要解決一項重要矛盾,該矛盾將貫穿未來30年的老齡化進程中,即日益增長的養老需求與日益嚴控的醫保費用間的矛盾。我們希望嘗試構建有中國特色的管理式醫療,爲這一主要矛盾的解決提供一項企業改革方案。”
12月12日,在由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旗下《21世紀經濟報道》、21世紀新健康研究院主辦的“南方財經國際論壇2024年會暨2024(第八屆)21世紀大健康產業論壇”上,新里程健康集團首席執行官林楊林在主題演講中表示。
如何構建中國特色管理式醫療?林楊林介紹,新里程健康集團通過“醫療+保險”,即“新里程+愛心人壽”管理式醫療新模式實現破局,打造了“醫康養保”產業鏈。“集團發揮好醫療和養老的場景作用,將所有場景全部向保險公司打開,同時保險公司做好數據和保險產品設計,同時又推動醫療機構醫生做好保險公司客戶的健康管理,少得病、晚得病,保險公司也可以減少理賠概率。”
醫療服務挑戰與機遇並存
當前在我國醫療服務行業發展中,衆多挑戰與機遇並存,林楊林介紹,首先是老齡化和醫療服務需求快速增長,截至2023年底,全國60歲以上的人口已經超過20%,面臨很大挑戰。但與此同時,醫療服務市場需求在快速增長,未來有望保持持續增長,且受經濟週期影響有限。
在醫療生產力與生產關係層面,存在醫療生產關係改革滯後與生產力領跑發展。林楊林介紹,創新藥、創新器械等生產力方面領跑發展,但生產關係較爲落後,醫療資源無法有效流動,體制機制改革力度深度不足,同時,行政編制色彩依舊濃厚。在醫療機構的龐大生產關係中,先進生產力依然處於弱勢地位。
在社會辦醫領域,當前社會辦醫尚未有序發展,同時醫療服務行業在快速整合。林楊林指出,社會辦醫依舊良莠不齊,存在人員極其短缺等問題。不過同時,醫療服務行業也在加速整合,2016-2020年是社會辦醫的政策紅利期,大型醫院集團局面形成,萬張牀位俱樂部開始出現,從2021年開始社會辦醫的頭部效應格局形成。
在支付方式領域,當前面臨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和商業保險發展。林楊林指出,目前醫保面臨較大挑戰,醫保資金嚴重不足,人均醫療支出已達極限。不過同時,商業保險的發展成爲伴隨醫保支付改革的被動行爲。
與此同時,醫療反腐席捲全國。林楊林認爲,隨着反腐力度不斷升級,深入每一個鏈條,從市場化角度而言,也間接推動醫療資源市場化,加速市場在醫療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
“疫情三年以來,公立醫院大舉擴張,根據今年剛剛公佈的數據,過百億的公立醫院已超過10家,接近20家。公立醫院的大幅度擴張,倒逼所有資源向全能型醫療集團整合,有限的資金和資源都向大機構合作。行業判斷在社會辦醫領域,5000張牀位以下機構未來都沒有生存空間,加速了頭部醫療集團的整合和集中。”林楊林也分析稱。
在醫院分配方式層面,主要面臨國家集採和醫院精益管理。林楊林指出,醫院的分配方式也受到很大沖擊,而對有能力進行精益管理的醫院而言是機遇。“以前都是大鍋飯和粗礦型管理,不討論預算、運營、成本,而目前規模優勢和成本優勢已成爲醫療機構的核心競爭力,開始注重運營提升,國家衛健委也發文要求醫療機構提升運營效率,做好預算管理。”
最後,是醫療行業的公益性與醫療經營市場化,林楊林認爲,過度強調醫療行業的公益性,實際是弱化了醫療機構的管理屬性,很多地方財政過度投入,舉債掩蓋,導致醫院根本還不起利息。但同時醫療集團的市場化經營優勢逐漸呈現,更容易獲得效率質量和價格的統一,從而達到最大公約數。
如何構建中國特色管理式醫療
談及構建管理式醫療的宏觀背景,林楊林介紹,在過去幾年,老齡化加速和人口負增長、醫保支付改革和國家集採、醫療反腐和醫療飛檢使醫療服務的衆多鏈條受到巨大的衝擊和影響。但與此同時,“銀髮經濟”得到政府支持,2024年國務院一號文件提出大力發展“銀髮經濟”,2024年全國兩會的政府工作報告中10多次提到養老,“銀髮經濟”成爲熱議話題。
“對金融機構而言,金融監管和服務實體方面,中央多次提出金融要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同時要求金融要寫好五篇大文章,即普惠金融、科技金融、綠色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在這樣的宏觀背景下,推廣管理式醫療正當其時。”林楊林分析稱。
林楊林認爲,目前市場是發展管理式醫療的最佳時間,首先是老齡化需求非常大,同時醫保資金緊張,意味着居民支付比例越來越高,但同時國家強調共同富裕,社會分配目標是邁向“橄欖型社會”,絕不允許民衆未來支付比例越來越高,因此管理式醫療是解決當前老齡化時代問題的國家剛需。
根據國家對於管理式醫療的定義,2022年印發的《“十四五”國民健康規劃》中提出,鼓勵商業保險機構開展管理式醫療試點,建立健康管理組織,提供健康保險、健康管理、醫療服務、長期照護等服務。在基本簽約服務包基礎上,鼓勵社會力量提供差異化、定製化的健康管理服務包,探索將商業健康保險作爲籌資或合作渠道。
2024年,北京市對於保險+健康管理創新的號召,同樣也鼓勵商業保險公司與醫療機構、醫藥企業合作,開發具有針對性的、覆蓋創新藥械和健康管理服務的商業健康保險產品。“從2022年國務院辦公廳提出管理式醫療,到北京市2024年4月份發佈對於保險+健康管理創新的號召,都是針對當下老齡化的現狀,鼓勵管理式醫療的發展。”林楊林表示。
從新里程健康集團的角度,通過“醫療+保險”,即新里程+愛心人壽管理式醫療新模式破局。林楊林介紹,首先,是打破人羣範圍限制,從“健康體”轉向“帶病體”“老年人”;其次,是打破保障範圍限制,從只保“治療”延伸到“預防、篩查與康復”;此外,是打破給付模式限制,強調健康管理,與醫院共建健康管理和診療能力,更多強調治未病、疾病防範和健康管理。
“我們打造了‘醫康養保’產業鏈,將集團整個醫療和養老機構全部給保險公司共享,就有了足夠的醫療數據和健康管理能力。反過來,保險公司通過鼓勵醫生做好健康管理,能夠減少理賠概率。”林楊林表示。
在實施路徑方面,林楊林介紹,形成所謂防、篩、診、治、康。預防是健康飲食、健康生活方式指導、知識分享、戒菸等各類干預指導;篩查是制定合理的定期篩查方案,進行多次篩查情況和精準監控和管理;診斷即發現風險因素,啓動二次診療,多學科MDT會診等;治療是針對病情提供合理的治療方案,對不具備手術的醫院提供綠色通道;最後是康復,術後的個性化康復用藥指導、康復護理服務等。通過預防、篩查、診斷、治療、康復,來解決保險公司管理式醫療真正落地的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