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考驗急診量能 醫疾呼:不能放棄輕症通報

臺大醫院急診部醫師、哈佛公衛博士李建璋提醒,新冠降級改類不等於回到過去,應該將疫情期間學到的東西內化到醫療系統,認爲國內不應放棄輕症通報。(資料照/王家瑜攝)

第四波新冠疫情延燒,國內醫院急診量能備受考驗。臺大醫院急診部醫師、哈佛公衛博士李建璋提醒,新冠降級改類不等於回到過去,應該將疫情期間學到的東西內化到醫療系統,並強調「我們不能放棄輕症通報」,建議主管機關應建立輕症監測系統,讓醫療端和民衆能夠更加了解疫情走向。

李建璋表示,新冠疫情還沒結束,最近疫情約是過去的3分之2,急診工作量並未大幅減少,加上新冠疫情降級後,過去不敢來醫院的慢性病患,也紛紛迴流急診;過去是將各科的專責病房資源通通給新冠病人,現在則是新冠和其他疾病都要應付,醫療量能當然會左支右絀。

李建璋認爲,新冠疫情雖然降級,但不代表回到過去,而是應該將疫情期間學到的東西內化到醫療系統,因此仍不能放棄輕症通報(監測)。他強調,輕症通報(監測)還是有存在的必要,否則大家不知道疫情如何,不僅醫療端無法準備因應,民衆也無從規劃生活。

國內上週平均每日新增244例併發中重症個案、35人死亡。若以中重症患者佔整體感染者的1%推算,上週平均每日新增2.4萬人感染新冠。但李建璋認爲,疫情就像天氣一樣,北臺灣下大雨,但南臺灣可能出太陽,如果缺乏地理資訊,這個數字並沒有實質意義。

李建璋指出,過去醫療院所需要將個案上傳法定傳染病系統,非常勞心勞力;既然新冠肺炎已納入疾病診斷代碼,且國內已有全國電子病歷系統,建立新冠輕症監測系統並非難事,只要勾稽健保就醫資料,就能夠監測全國各地的新冠肺炎就診情形,無論是數位發展部或疾管署都很容易可以做到。

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迴應,目前可透過健保診斷碼和健保資料串接,瞭解新冠輕症就醫趨勢、年齡層和地理分佈,但由於一個人可能多次就醫,無法直接瞭解感染人數,因此不會另行公佈,仍可作爲監測疫情趨勢的指標,目前看來和各項指標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