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後器捐人數連年下滑 醫護呼籲「讓愛延續」

奇美醫院舉辦「愛‧傳承‧生命」器官捐贈宣導,呼籲讓愛延續。(曹婷婷攝)

新冠肺炎疫情過後,國內器捐人數溜滑梯,全臺現有1萬1395人等待等候器官移植,但今年迄僅270人捐贈,奇美醫院每年約3、400人等候器官移植,以往1年約10人器捐,但目前約6人。最近罹癌辭世的小婷抗癌2年多,生前完成預立醫療決定,捐出眼角膜讓愛延續下去,這份大愛也讓等待奇蹟的家屬,看到一線曙光。

根據財團法人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統計,全臺迄今仍有1萬1395人等待器捐,截至10月15日僅771人完成器官移植,還有上萬人在等一個奇蹟。

奇美醫院移植醫學科統計,25年來共完成186例器官(含組織)捐贈案例,其中腎臟261例、肝臟115例、心臟111例、胰臟16例、肺臟10例、小腸5例、眼角膜245例、血管59例、骨骼17例、皮膚15例、韌帶12例。

民衆在現場響應器官捐贈宣導。(曹婷婷攝)

民衆參與器捐宣導活動,還可獲贈雞蛋糕。(曹婷婷攝)

奇美醫院首席醫療副院長田宇峰表示,器官捐贈對社會的重大影響值得被重視,尤其,院方也透過政府推行的善終三法,結合預立醫療決定、安寧緩和、器官捐贈,提供民衆在生命最後一程有更多選擇,不必做無效醫療,可自主決定人生最後一哩路。

他提到,民衆也有擔心萬一簽署緩和醫療,如果真的遇到需要急救時會不會被放棄治療?他強調,絕對不會,除非遇到死亡不可逆的前提上纔會執行,可以救活前提下,醫院絕不會放棄也一定會積極治療,希望藉此宣導打破迷思。

奇美醫院移植醫學科主任孫定平表示,奇美醫院自2016年底起,也將3D列印技術應用於器官捐贈者身上,採用3D列印技術以仿真的心臟、肝臟、腎臟、胰臟、肺臟,於手術後放於捐贈者體內,彌補大體缺憾,也讓家屬心靈得到慰藉,迄今共有43名捐贈者使用3D列印器官,3D列印器官使用數也達160個,其中使用最多的3D列印器官爲腎臟(75個),其次則爲肝臟(43個)。

奇美醫院今天上午舉辦「愛‧傳承‧生命」器官捐贈宣導Q&A活動,現場設有器官捐贈籤卡處,方便有意願的民衆及員工簽署器官捐贈同意書。民衆只要10月16日至10月18日活動現場,透過手機社羣轉傳器官捐贈宣導資訊,皆可獲得「轉傳禮」1份。另,10月18日至10月31日,均可持完成的器官捐贈同意書至奇美醫院社會服務部辦公室兌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