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董座擦亮光學廠老招牌!這家掌握關鍵技術 挑戰非球面鏡頭

保勝光學去年營運績效大成長,成爲光學鏡頭的大黑馬;兩年前接任董事長的方幼玲,是如何扭轉這家全臺最老字號的光學鏡頭廠?(圖/財訊提供)

根據《財訊》報導,光學鏡頭產業面臨淡季效應,但保勝光學公佈第1季稅後純益達3965萬元,不僅逆勢成長,還刷新歷史紀錄;值得一提的是,保勝的毛利率高達46%,在產業界僅次於全球手機鏡頭龍頭大立光的49.4%。

攤開歷年財報,頂着全臺最老字號光環的保勝光學,過去營運績效卻是敬陪末座,如今的保勝光學卻脫胎換骨,今年的股利有1.2元,它轉骨的契機究竟是什麼?

根據《財訊》報導,回顧保勝光學成立於1970年,是德國博世(Robert Bosch)在臺灣設立的第1家光學鏡頭公司,後歷經多手轉移,包括1974年成爲伊士曼柯達(Kodak)所屬子公司、2002年又轉移股權給本土資金,再併購原是日本豪雅(HOYA)旗下光學品牌的賓得士(PENTAX)臺灣等,也因此掌握了德國、美國及日本的關鍵技術;陸續成爲奧地利Swarovski(施華洛世奇)、比利時光學公司BARCO(巴可)、索尼等國際品牌大廠的供應商。

德美日關鍵技術 含金量高

6月9日,保勝光學董事長方幼玲在股東會後表示,「儘管近期全球景氣不佳,唯公司產品多元且市場分散。今年目標仍然希望業績能夠持續成長,並加強高附加價值的產品銷售。」

《財訊》報導指出,2014年時,方幼玲還只是一位單純的保勝投資人;2021年,保勝原董事長伍必霈2021年10月辭任,經董事會通過推舉,由方幼玲擔任董事長,目前她也是保勝光學的前10大股東。

爲什麼當初方幼玲會出線?方幼玲曾是崑山金利表面材料應用科技(現更名爲衆應互聯科技)董事長暨總經理,是蘋果3大銘板供應商,主要用於iPad、Macbook系列產品;諾基亞、摩托羅拉、飛利浦、通用電器等也都是這家公司的指標型客戶。

「保勝光學爲臺灣第1家由德商創建的光學廠,又有美日技術的融入,是國內少數大尺寸玻璃鏡片鏡頭製造商,產品爲少量多樣的客製化產品,光學技術含量很高,擁有產品議價話語權,加上光學與其他產業整合爲未來趨勢,因此看好發展潛力。」方幼玲一席話,點出保勝光學的核心優勢,也道出當初決定入股當投資人的主因。

《財訊》也發現,她以長年打入國際客戶供應鏈的經驗,拉昇保勝的海外營收。2022年保勝在歐、美、亞洲的銷售金額有顯著增長,其中歐洲的營收貢獻比重從2021年24.5%攀升至26.73%;包含日本在內的亞洲營收貢獻比率更從2021年的39.95%成長至4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