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二羊的減廢之道:獨具魅力的「救」物換新

工作室地板用廢棄高壓水泥磚鋪成,謝二羊還特別上色,顯得五彩繽紛。(攝影/Carter)

【◎文/蔡蜜綺 ◎攝影/Carter ◎圖片提供/謝二羊】

走進藝術家謝二羊位於高雄美濃的工作室,很難不爲之驚豔。工作室由手工打造,多以舊材料或次級品組合而成,將回收再利用的思維發揮得淋漓盡致,同時又充滿美感。

謝二羊的工作室牆面是用廢棄的老木窗一片片拼成,看起來頗壯觀。(攝影/Carter)

「救」物翻新 力行與環境和諧共生

環顧四周,可見舊門窗拼接而成的牆面、廢棄的高壓水泥磚鋪設而成的地面,除主結構跟屋頂外,工作室約有80%都是以廢材或次級品組成,內部傢俱則運用朋友捨棄的強化玻璃門改造成獨一無二的桌面、收購資源回收場的廢鐵件製成實用椅子,在他巧手下,這些看似不起眼的材料被賦予新意,展現出獨特的藝術魅力。

謝二羊說,就算物品壞掉失去用途,也不該直接被丟棄,應該要爲它們找到新用途,回收再利用,以「再生」的方式繼續存在於我們的生活中。即使是朽木,也應儘量發掘剩餘價值,直到無法再利用爲止,然後將其化爲柴火,燃燒殆盡後甚至可作爲樹木的肥料。

他以近乎詩意的語調描述了這一過程:「我們不只聞到木材香,還找到它的最後價值,並燃燒生命最後光與熱。」

即使是朽木也讓它發揮殘餘價值,用來薰蚊子還帶有香氣。(攝影/Carter)

「農村人口外移,是普遍狀況。但若想改變現狀,就必須先改變農村的體質。」謝二羊語重心長地說。回想搬到美濃第一年,他親身實踐採用友善耕作方式,種植不施化肥與農藥的稻米和地瓜,儘管收成較少,但由於管理費用降低與品質提高,整體收益仍然不錯,他將這些經驗與當地農民分享,希望能帶動更多人加入友善耕作的行列,甚至吸引青年返鄉。

打磨收集來舊料(上),重新拼接成沙發角落小茶几(左下),其中一隻桌腳高度不夠還特別加裝螺絲調整(右下),成爲名符其實的「救」物換新。(上:攝影/Carter、下:圖片提供/謝二羊)

藝術之力前進社區 創意再造嶄新魅力

除了常應邀至公部門開課,教導民衆環境保育的理念外,謝二羊也透過藝術創作與社區營造作結合,推廣社區再造,他會收集路邊被丟棄的舊物或可用素材,製作成藝術品或生活實用小物。

與居民一同利用廢棄物,再製成杉林新和社區食堂入口的安全階梯扶手。(圖片提供/謝二羊)

謝二羊打算將收集來的廢棄木棧板,再製成杉林新和社區食堂內吧檯。(圖片提供/謝二羊)

圓富社區的「隘堤咖啡」是間銀髮族經營的咖啡店,歡迎來這享用一杯「有人生溫度的咖啡」。 (攝影/Carter)

「隘堤咖啡」的阿嬤咖啡師都很滿意木棧板桌椅,覺得容易清潔又耐用。(攝影/Carter)

刻上「圓富社區 Lovely chair」的木棧板椅子,再生成爲店內獨一無二的傢俱。(左/前任圓富社區理事長陳宗卿、右/謝二羊,攝影/Carter)

原爲亂草叢生的窳陋空間,經謝二羊巧手,賦予大樹區「綠新檨腳」新生機,成爲了居民與遊客們喜愛的休憩場所。(攝影/Carter)

【完整內容請見《高雄畫刊》2024年No.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