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本無歸,一下沒了30萬!警方提醒→

來源:新聞坊、看看新聞KNEWS、上海反詐中心、 北侖公安、浙江公安、廣州日報

近期股市火爆

節後第一波新股民昨天進場了

小新在這裡要提醒大家

千萬小心!不要頭腦發熱!

最近社交平臺上掀起“薦股熱”

一些投資類自媒體以“發牛股”

“大師推薦”“收益翻倍”等噱頭

吸引缺乏經驗的投資者入羣

已經有人被騙!

寧波男子充值30萬元

結果無法提現

近期,家住寧波北侖小港街道的樑先生在某直播平臺上觀看炒股知識的直播時,收到了自稱是主播的好友申請,私聊後被拉入某炒股羣。

羣內一“老師”在羣內時常分析行情、推薦股票,還有不少羣友聲稱自己就是受益者。這讓長期“潛水”的樑先生動了心,並加了“老師”爲好友。

“老師”稱現在爲回饋用戶免費帶大家炒股,只要將資金轉入指定APP,按指令操作即可,保證絕對不會虧損。樑先生聽聞興奮不已,便下載了“老師”推薦的APP,並按照其指導在該款APP內進行投資操作。

剛開始時,樑先生幾次小額的投資嘗試收益都不錯,且都成功提現,這讓他感覺這是一個賺大錢的機會,便在該款APP加大投資。

陸陸續續充值了30餘萬元後,發現APP內的餘額無法提現的時候,才反應過來自己被騙了。

詐騙分子“收割”套路多

據瞭解,這些薦股羣中不乏各種“收割套路”,羣內自稱經驗豐富的薦股“老師”,以提供“優質股票”、帶盤指導、買賣點提示等服務篩選用戶,接下來,則根據不同目的開啓多種“收割”模式。

一、以兜售課程、軟件、諮詢服務爲目的,會把“投資有風險”作爲免責申明,對用戶虧損不負責。

二、旨在誘導用戶加入股票羣后倒賣個人信息。

三、不法分子通過薦股來操縱股票價格,從中牟取暴利,用戶則可能以“老鼠倉”的形式嚐到甜頭。

四、投資機構通過股票推薦,與用戶建立信任,然後引誘投資者進入其他現貨市場。

還有一種涉嫌詐騙,用僞造的高盈利記錄誘導用戶下載虛假交易軟件,當受害人發現無法提現後才覺察到上當。

業內人士介紹,當前落入“薦股圈套”的人羣日益年輕化,但是受制於技術限制,平臺在打擊“非法薦股”方面比較被動,往往要投資者收集證據向監管部門投訴或舉報後,進行事後處理。

上海律師協會第十二屆銀行專業委員會副主任鄒夢涵指出,若投資者因被誘導下載軟件或進入第三方平臺和機構投資遭受損失,可以依法追責。相關引導可能構成非法經營、詐騙、操縱市場、傳銷等非法行爲。

類似案例此前並不少見

其實,類似的案例

過去幾年並不少見

不少人都“中招”損失慘重

2023年1月,東莞一位黃護士在小區加入一個炒股羣,下載一款叫某某證券的軟件,操作投資,7天后發現提現不了,共計損失65萬元。

2021年10月8日,廣州黃埔區某事主收到自稱“股票監察官”的微信好友添加申請,對方通過推薦炒股廣告,引導事主下載了一個虛假投資平臺,並加入“股票交流羣”。“老師”稱平臺有一個新加坡的交易所投資碳中和能夠賺錢,讓事主去投資。

在“老師”的蠱惑下,事主轉入4.5萬元投資,3天后平臺顯示已經賺了25萬元。事主想要提現但是失敗,對方稱提現用戶太多,網絡擁堵,要後期才能提現,後事主又在對方的慫恿下繼續投入100萬元。當年11月26日,事主聯繫不上對方,並發現平臺的賬戶資金已經清零,才發現被騙。

警方提醒

上海反詐中心10月8日發文提醒:投資伴隨風險,不可能存在穩賺不賠 ,更不要盲目相信所謂的“總監”“專家”提供的“內幕消息”。對於投資回報明顯高於正規平臺的更要謹防被騙。

另外,市民投資一定要找正規平臺進行投資。投資回報明顯高於正規平臺的,或者聽他人推薦的投資平臺一定要謹慎投資,謹防被騙。

不要向陌生人提供身份證、銀行卡號、密碼、驗證碼等個人信息,不掃來歷不明的二維碼,不點陌生人發來的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