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茲訪華尋商機 歐盟現戰略分歧
德國總理蕭茲4日訪問中國,但不少專家質疑蕭茲作法無疑將短期商業利益置於整體對華戰略,更可能讓歐盟對中政策的統一戰線出現裂痕。圖爲中德兩國領導人於北京人民大會堂見面。(新華社)
德國總理蕭茲4日訪問中國,但不少專家質疑蕭茲作法無疑將短期商業利益置於整體對華戰略,更可能讓歐盟對中政策的統一戰線出現裂痕。「德國之聲」評論員馮海音(Matthias von Hein)認爲,面對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治下的中國,德國既不能過於幼稚,也不能歇斯底里談虎色變。
「德國之聲」報導,法國智庫蒙田研究所亞洲計劃主任杜懋之(Mathieu Duchatel)就直言,這顯示蕭茲對德國商業發展的短視近利,其優先次序遠大於任何幫助歐盟團結的考量。德國反對黨基民盟的外交政策專家洛特根(Norbert Rottgen)更在推特上批評,蕭茲政府忽略長期依賴中國要付出的成本代價。
而馮海音認爲,在國際層面上,美中對立越來越激化。如何選邊站成了柏林不得不面對的棘手問題,畢竟美國是德國最重要的安全及價值觀盟友,而中國則是德國最重要的交易夥伴。
馮海音說,當前華盛頓與北京間的對話管道,幾乎已經全面中斷。這一現狀對世界和平來說,並非好事。在這種背景下,歐洲人保持與中國的對話管道,就更顯得彌足珍貴,更何況歐洲和美國的利益並不完全吻合。
但馮海音也強調,中國既是德國的交易夥伴和競爭對手,同時也是戰略性競爭者,蕭茲此次訪問北京必須找到平衡點。以前德國在對華關係問題上表現出的幼稚,現在已經成爲歷史。但以歇斯底里取代幼稚也同樣不可取。
至於有部分聲音認爲,蕭茲單獨訪華可能會削弱其與中國領導人會談的能力,其應該與法國總統馬克宏一起前行。德國之聲引述華府智庫「德國馬歇爾基金會」柏林辦公室訪問學者巴爾金(Noah Barkin)說法認爲,「分別前往北京的效果並不理想。」在11月中旬登場的20國領袖峰會上與習近平舉行雙邊會晤將更有意義。「對於蕭茲和馬克宏來說,最重要的是不要讓北京把德法兩國玩弄於股掌間。不然這將成爲歐洲多年來努力發展統一戰線後的重大挫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