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代跑”頻出 高校呼籲誠信

近日,多所高校通報學生“代跑”作弊情況,呼籲學生誠信跑步。

高校通報“代跑”現象

5月17日,南開大學發佈信息稱網絡上有人發佈特色馬拉松課程的“代跑”信息。南開大學體育部高度重視,並向公安部門作了彙報,尋求幫助。在此呼籲同學們誠信跑步,如有違規行爲,一經發現嚴肅處理。

5月15日,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體育部通報了27名學生的作弊情況。通報稱,自2024年春季學期起,學校對大學體育公共課的課外鍛鍊方式進行改革,用“步道樂跑”作爲課外鍛鍊軟件平臺,目前運行基本正常、效果良好。但通過技術監控,發現有部分學生存在利用外掛軟件、騎車“代跑”、找人替跑等作弊行爲。

北京青年報記者瞭解到,一些高校爲遏制“代跑”現象會開展誠信教育。2022年合肥經濟學院發佈《關於加強校園樂跑活動誠信教育的通知》,針對此前校園中存在部分學生“代跑”,使用滑板、騎車等非正常跑步現象,開展專項活動予以查處;2023年3月,溫州大學體育與健康學院向全體同學發出號召:用運動作爲活力春天的正確打開方式,一起誠信校園跑;2024年5月,荊楚理工學院在一號運動場開展校園環跑暨“誠信·感恩”主題教育活動;2024年5月,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爲弘揚“誠實守信,崇尚運動”的中華民族優良傳統,面向全體學生開展“愛運動·強體質”誠信校園跑活動。

“代跑”按公里數收費

北青報記者在社交平臺上搜索“代跑”關鍵字,可以查詢到不少“代跑”信息,價位從幾元到幾十元不等,按公里數收費。

“代跑”者小杰是某高校的學生,他通過社交媒體斷斷續續接了五六單無需途經規定打卡點的校園跑“代跑”單子。小魚也是某高校的學生,他接的“代跑”比較多,有時候一天跑三次,一次帶4個手機跑。

除了真人“代跑”,網上還有人賣所謂“代跑神器”。北青報記者聯繫到一位售賣“代跑神器”的博主小高,他自稱是某高校大一學生,“神器”是一位學軟件的朋友開發的。主要功能是通過開通手機虛擬定位權限,實現在家通過手機操作即能生成運動軌跡的目的。

不過,小高說,因爲軟件兼容性不高,很多設備無法使用,所以也沒掙到多少錢。

有學生網上找“代跑”被騙

真人“代跑”有時需要學生跑步軟件App的賬號和密碼,或者校園卡的賬號密碼。在社交媒體上也有人分享自己找人“代跑”被騙的經歷。網友“晶晨”稱,在找人“代跑”的過程中被騙金額40元。她介紹,該校跑步任務的截止時間是5月12日,她本來是要卡點完成的,但由於有一天忘記跑步,眼看要完不成任務。她在社交平臺上聯繫了一位聲稱能“代跑”的同學,並加了微信。談完價錢之後她把校園跑賬號、40元“代跑”費用依次給出,而後對方一直到截止時間都沒跑,之後就聯繫不上了。

聲音

學生:因扁平足無法免跑找同學“代跑”

娜娜是武漢某高校的一名大二學生。從大一入學開始,學校就實行“校園課外陽光健康跑活動”,要求使用軟件打卡,必須途經系統隨機設定的打卡點,數據直接上傳到體育老師處。

娜娜認爲跑步本身是一項比較健康的運動,可以督促強身健體。她通常在學期開始就早早地完成一學期的任務量,一個星期至少跑5次,在兩個月內就能夠完成。不過,軟件運行失常會導致打卡未成功,成績作廢。有時候,滿課的一天下來,娜娜沒有多餘精力去跑步,偶爾想騎車“代跑”,但系統配速機制會判其作弊。

咸寧某高校的張同學對校園跑的態度經歷了從厭煩到喜歡的轉變。張同學說,自己大一剛入校的時候只想好好放鬆,天熱時跑得滿身汗,導致他並不喜歡跑步。後來,他想鍛鍊身體,就開始認真完成校園跑。張同學現在每次校園跑都是滿分,也能夠感受到身體的變化。

張同學的室友王同學則表示對校園跑的體驗並不好。他說自己是扁平足,跑步時不舒服,因此並不喜歡跑步。但扁平足並不能向學校申請“免跑”,於是他有時會通過打卡系統漏洞、請同學“代跑”的方式完成跑步任務。

專家:應綜合考慮學生身體及時間

針對上述現象,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認爲應該全面系統地看待此事。一方面學生應該認真對待跑步,學校出臺校園跑是爲了對學生鍛鍊身體進行監督。另一方面,學校應該全面系統地考慮考覈方式。現在學校多用網絡方式來監督考覈,從管理方面方便記錄和監督,但安排是否合理還需進一步考量。比如現在學生時間緊張,一天可能要上五六個小時的課,被動性、強制性的要求過多,學生的自主活動時間就會不足,就容易出現“代跑”現象。

儲朝暉建議,學校針對體育的考覈要適合學生的身體素質以及時間安排,學校也應該開展更加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以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

本組文/本報記者匡小穎實習生韓淼熊佳

統籌/蔣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