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護蟹捕捉、交管遭鎮代主席大罵質疑 墾管處回應了

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日前實施護蟹交管,趙姓鎮代主席質疑,人爲捕撈陸蟹的干擾行爲有違保育精神。陸蟹專家李政璋則表示,約一半以上個體會使用地下涵道,但未達百分之百,仍有人力輔助需要;捕捉雖是干擾,以網子將陸蟹撈進桶子傷害有限,總比遭路殺好。(趙姓鎮代主席提供)中央社

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日前實施護蟹交管,引發用路人質疑地下涵洞效用及人爲捕捉適當性。墾管處盼大衆包涵保育行動;陸蟹專家李政璋則說,捕捉傷害小,比遭路殺好。

墾丁陸蟹繁殖高峰期爲農曆6至10月,陸蟹媽媽會在月圓夜前往海岸釋幼。墾管處每年實施交管護蟹,今年9月第3波護蟹行動,17日起連3天晚間6至8時於臺26線39.5K至41.5K(香蕉灣至砂島)段,原4線道縮減爲2線道,雙向各縮減外側車道;管制時間中每封路10分鐘,開放內線道通行10分鐘,期間帶領國小學童作護蟹宣導。

蘇姓網友日前在地方臉書(Facebook)社團貼文表示,爲保護抱卵母蟹安全降海釋卵,每年孩子們與許多志工空出時間,在陸蟹繁殖期進行路管宣導「蟹謝讓路」,請駕駛減速以免抱卵母蟹死於路殺。活動結束後孩子告知,遭恆春鎮代主席趙記明大罵,講述過程仍心有餘悸。

趙記明今天接受中央社記者電訪表示,保育不應干擾野生動物,17日晚間遇管制下車後,見墾管處帶領國小學童在香蕉灣旁水溝捕捉陸蟹,認爲以網子捕撈會讓陸蟹受驚嚇;有些國小學童沒穿反光背心,也有安全疑慮。另外,交管事前宣導不足,且已在陸蟹頻繁出沒地點設置地下涵洞,仍須封路護蟹、相當擾民,令人質疑花錢作涵管效用。

墾管處指出,每年難免遇到認爲行車權益受影響的居民、遊客,希望民衆多包涵與支持保育行動。參與護蟹工作的志工或學生均被要求穿上反光背心,以利宣導過程安全。考量現場願意參與環境教育的民衆,也請民衆注意道路安全,並配合墾管處在指定區域範圍內活動;墾管處於網路及臺26線看板皆有宣導交管訊息;雖然已有地下生態廊道,還是有陸蟹走遠,須人爲協助移置海岸。

對於人爲捕捉是否有違保育精神,陸蟹專家李政璋表示,約一半以上個體會使用地下涵道,但未達百分之百,仍有人力輔助需要。捕捉雖是干擾,以網子將陸蟹撈進桶子傷害有限,總比陸蟹遭路殺好。

臺26線香蕉灣路段,爲全臺陸蟹多樣性最豐富的區域,曾紀錄陸蟹種類高達62種,爲全臺95%陸蟹種類集中熱區。今年交管措施執行期間爲7月20至22日、8月18至20日、9月17至19日(農曆6、7及8月的15、16及17日)。

墾丁陸蟹繁殖高峰期爲每年農曆6至10月,陸蟹媽媽會在月圓夜前往海岸釋幼。圖爲抱卵毛足圓盤蟹。(墾管處提供)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