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巷人家》:看懂周科長喝咖啡,才明白莊超英鬥不過父母

《小巷人家》的故事背景在上世紀七十年代末,從高考剛剛恢復開始,講述蘇州國營棉紡廠職工院兩家人,在時代變遷中的故事。

八十年代讓很多人最印象深刻的,大概就是國營單位的下崗潮,這幾乎能改變了一個家庭的命運。

宋瑩和黃玲都是第二棉紡廠的女工,十幾歲就進來工作了,如今已經有將近三十年。

那時候都說棉紡廠好,幼兒園、學校、醫院都有。結婚生子,退休養老,棉紡廠管一輩子。

誰曾想,忽然就發不出工資了,只能拿綠棉布抵工資。

黃玲把綠布匹做成了褲子,宋瑩也這樣。結果就是小巷子裡和廠子裡,都是穿綠褲子的人,就像進了軍營。

其實不是廠子效益不好,而是以前是計劃經濟,產品都是賣給國家的,現在國家需求沒有那麼多了,所以產能過剩。

相反民間個人對紡織品的需求越來越旺盛,但廠子生產的東西又單調乏味,跟不上市場需求。

東西生產出來賣不出去,賣出去了收不回來款,很快現金流就枯竭了,只能是賣設備,賣固定資產回籠資金。

但這樣一來,改革升級就失去了基礎,一切陷入了死循環,只能是苟延殘喘,活多久算多久。

一進一退,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糟糕的時代。但很多人在當時並沒有意識到,黃玲和宋瑩便是其中。

她們在一個平平無奇的夜晚,忽然接到周科長的通知,讓她們回廠子裡商量事情。

兩人還以爲是要安排重大的生產任務,結果卻發現是生產調整,不需要那麼多人了。

部分老職工要提前退下來,還有部分技校實習生,也不再接收,這部分大多是廠子弟。

周科長安排宋瑩和黃瑩進入新的生產部門擔任小組長,看似器重實際上暗藏心機。

宋瑩是有名的刺頭,他擔心宋瑩帶着其它女工搞事情,把孩子丟他家裡。尤其是宋瑩還帶着不少實習生,很多就是職工子弟。

所以,把宋瑩先放到羣衆對立面去。宋瑩生氣卻也不敢太鬧,她也會擔心本來和自己無關,結果波及自己。

而黃玲在廠子里人緣好,現在出現這樣的局面,讓她去出頭,去溝通和安撫,去得罪人。

這樣他自己則可以躲在後面當好人,順便撈點好處。

對於這些下崗的人來說,最好的出路就是隨二廠的設備一起,轉到三廠去工作,但也不是誰都能去,尤其是還在實習期的職工子弟。

最後只能去求人,而誰有這個權力呢?自然是周科長。

所以,當黃玲以小組長身份,去辦公室提交名單的時候,她看到周科長居然喝上了咖啡。

這哪裡像是自己兒子也沒着落,怎麼看都是容光煥發。而黃玲的那份名單也被他撕掉了,讓黃玲不要再管。

壞人讓周瑩和黃玲當了,好處都被周科長撈了,這就是人情練達的藝術。

而類似的事情,不僅僅在第二棉紡廠上演,也在老莊家上演。

棉紡廠發不出工資,只發一堆布,不能吃不能喝,也賣不掉,只能靠積蓄度日,所以以前莊超英每月上交給父母的工資就交不上了。

他上門去和父母商量,暫時先欠着,以後再補上,姿態擺得很卑微,好像欠債幾十萬一樣。

但莊家父親沒有絲毫體諒,反而叫囂着他不孝順,要和他斷絕父子關係,以後只有老三一個兒子。

這時候,莊母站出來說緩和話,又話鋒一轉提到了莊圖南不來看望老人,還有給莊筱婷和向鵬飛定的牛奶。

說白了,他們不是不明白莊超英眼下的困難,是想用孝道逼莊超英開出更好的條件,而不只是以後補上。

比如承諾,莊圖南工作之後,收入的多少也會上繳,比如把給莊筱亭的牛奶,給老三家的兩個孩子。

這纔是忽然提莊圖南和莊筱婷,還有向鵬飛的原因。

莊超英最終沒有答應,這麼多年第一次稍微強硬,但還是從始至終低着頭,不敢和父母直視。

說到底他其實內心是發虛的,主要還是因爲真的拿不出來,而莊圖南也不在,莊筱婷也開始準備高考了。

所以,他回家關起門獨自沉默了許久。

莊超英鬥不過父母,根本上不在迂腐愚孝,而在於沒有人給他唱黑臉了。他想要保有體面,身邊就得有這個輔助角色。

以前一開始黃玲也不懂,後來黃玲覺醒了,莊超英還沒有覺醒,沒有接住。

再後來莊超英終於想明白了,開始感謝黃玲了,但黃玲什麼臉都不唱了,就躲在後面看熱鬧,莊超英有心抗爭,卻缺少輔助。

目前看最適合成爲莊超英幫手的,應該是大外甥向鵬飛了,可惜他年紀還小,還需要一些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