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金馬獎最佳童星 湯志偉、林小樓都得過

電影金馬獎頒獎典禮,由張小燕(中)頒發「最佳童星獎」與小童星歐弟(左),右爲蔣光超。聯合報系資料照(1979/11/02 龍啓文攝影)

被視爲華語電影業界最具影響力與代表性與最高榮的電影獎的金馬獎,從1962年舉辦第一屆以來已近60年,在頒發的衆多獎項中更隨着時代更迭而做改變,然而除了男女主角之外,當時最讓人矚目的就是「最佳童星」獎,這些當年得過獎的童星長大後成爲明星的更不在少數,但由於鼓勵小孩當童星,除了難顧及課業、熬夜拍戲也損及健康不宜助長,因此從1984年第22屆金馬獎起取消童星獎頒發作業。

最佳童星獎從第1屆到第22屆,22年中得獎的童星不在少數,更有許多人擁有傑出的表現,例如1966年第4屆的謝玲玲因《婉君表妹》得獎,1967年再度以《我女若蘭》獲獎,連續兩年得到最佳童星獎的肯定,長大後直到嫁給香港超級富二代林建嶽結婚而息影,她在嫁給林建嶽之前,在演藝圈有出色的表現。

湯志偉1973年12歲時在第11屆金馬獎以《天倫樂》中尋找生父的男孩獲獎,爾後成爲實力派演員,迄今仍活躍在演藝圈。1978年第15屆黃一龍《鄉野奇談》、黃膺勳《日落北京城》與歐弟的《汪洋中的一條船》,共有3人獲獎;1979年第16屆歐弟再度以《小城故事》二度獲獎,在日本以反串演出「新桃太郎」在而大受歡迎的林小樓,則是在1980年第17屆以《鄉野人》獲獎,而同年歐弟則以《早安臺北》三度獲獎。

歐弟捧着演技特優獎笑得合不攏嘴。聯合報系資料照( 1978/10/30 林日熙攝影)

1983年第20屆石安妮以《魔輪》得獎,之後順利轉型新聞記者、主播,劉小華《小豆的願望》與顏正國以《兒子的大玩偶》得獎,但是並未帶給他順遂的人生,因正規教育課程落後,加上太出名被霸凌後數度休學,之後更染上毒癮並且犯下毒品、槍砲、竊盜等前科。

由於鼓勵小孩當童星,除了難顧及課業之外,熬夜拍戲也會影響發育,金馬獎不宜助長,因此從第22屆金馬獎起取消童星獎,爾後若有出色的童星就按照戲分直接角逐主配角獎,童星獎就此消失。

第一次參加張佩成導演的「鄉野人」電影演出,林小樓就得到金馬獎和巴拿馬影展中的最佳童星獎。聯合報系資料照(1981/05/01 張福興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