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怎不乖乖吃飯? 研究發現有這些因素

兒童的食慾調節是由生理、心理和社會等多種因素共同影響的結果。(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培養快樂的小吃貨,健康的飲食習慣從嬰兒期開始建立。兒童學會調節食慾是由生理、心理和社會等多種因素共同影響的結果。伊利諾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的研究人員提出了一個模型,探索這些因素的互動,並提供指導方針,以更好地瞭解兒童的食慾自我調節。

美國《科學日報》(ScienceDaily)17日報導,食慾自我調節是個體調控食物攝取的能力,影響健康發展及肥胖風險。兒童天生具備依據飢餓和飽足信號來調節食慾的能力,但隨着環境影響增加,他們的飲食逐漸受到心理因素驅動。因此,從發展的角度來追蹤飲食行爲的變化非常重要。

研究人員基於生物心理社會模型,提出了一個綜合框架,包括三大類互動因素:

• 生理因素:感官經驗、飢餓和飽足的生理信號、大腦與腸道的互動,以及腸道菌羣的影響。

• 心理因素:情緒自我調節、認知控制、壓力調節和獎勵處理。

• 社會因素:父母的餵養行爲、文化背景、地理位置和食物資源不安全。

該模型還考慮了不同的發展階段。嬰兒主要依靠生理信號調節食慾,而到了3至5歲時,兒童開始表現出更強的自我控制和情緒調節能力。隨着年齡增長,他們對外部影響的敏感度也會增加。

兒童天生具備依據飢餓和飽足信號來調節食慾的能力,但隨着環境影響增加,他們的飲食逐漸受到心理因素驅動。(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研究指出,兒童對刺激的反應因心理和情緒特質而異。例如,對新事物開放性和積極的期待,會影響兒童是否願意嘗試新食物。如果父母強迫他們吃,對負面情緒高度敏感的孩子來說,反而可能適得其反,導致食量減少。

模型還包括社會環境的影響,如親子間的飲食互動和非飲食相關的照護行爲,這些都會影響兒童的情緒調節。此外,家庭食物環境、食物的文化價值和食物的可獲得性也十分重要。

如果兒童經歷過糧食不安全(食物匱乏),他們可能會對食物刺激表現出某些獎勵反應。即使糧食不安全得到緩解,我們可能仍然需要幫助兒童與食物建立安全、積極的關係。

科學家可以利用這個模型來指導研究,針對特定的路徑進行深入探討。比如,研究人員正在調查親子間的用餐互動,通過錄影分析孩子對食物的接受或拒絕,以及性格如何調節這些反應。

理解各種因素對兒童的不同影響,可以辨識並改變特別易導致肥胖的環境因素,從而提供更精細的策略來支持兒童健康的飲食行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