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冰公司完成10億新融資,推動數字員工普及

撰文 | 趙子坤

編輯 | 董雨晴

人工智能領域內又有新融資落地。

11月7日,小冰公司宣佈近日完成總額10億元新融資,用於加速AI Being小冰框架技術研發,推動數字員工普及。小冰方面透露,將會持續發力企業服務方面的數字人,推動數字員工的標準化生產。據業內人士表述,投資方或包括此前採用小冰數字人技術的紅杉中國。

同時,小冰公司宣佈對旗下人工智能數字員工(AI Being Employee)產品線啓動年度升級。本次升級加強的技術包括大模型對話引擎、3D神經網絡渲染、超級自然語音及AIGC人工智能內容生成。部分新技術已提前在招商局集團近日推出的“招小影”、冬奧數字教練“觀君”等數字員工中升級交付。小冰公司計劃將在未來一個季度內,完成當前小冰框架中運行的全部30萬名數字員工升級,進一步鞏固數字員工產品線的全球領先地位。

小冰CEO李笛曾提到,小冰在To C方面不考慮商業化,商業化來源都集中在To B業務上。目前在C端渠道,例如抖音上推出的虛擬歌手、虛擬偶像,都是在驗證神經網絡渲染這條技術路徑的可行性。“對於小冰來講,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是能形成跟用戶之間的一個迴路,有了迴路之後,就能夠比較有效去推進技術層面的發展。一個虛擬偶像的收入規模能有多少?很難佔小冰公司很大的比重。”

去年7月,小冰公司宣佈完成 A 輪融資,該輪融資由高瓴領投,五源、Neumann、IDG、GGV 紀源資本及上輪投資人北極光與本站公司跟投,彼時,官方說法是小冰“估值已達到獨角獸公司規模”。

融資同時,小冰公司發佈全新超級自然語音技術。該技術首次將人工智能語音自然度提升到與真實人類聲音幾乎無法分辨的程度,並支持通用全域場景。因其智能語音的高擬真度,小冰方面透露,公司目前在金融預測、私人語音定製方面動作謹慎,以避免可能出現的語音詐騙、隱私泄露、技術倫理等問題。

小冰公司前身爲微軟(亞洲)互聯網工程院人工智能小冰團隊,是微軟全球最大的人工智能獨立產品研發團隊。該團隊於2013年12月在中國組建,2014年9月擴展建立日本研發分部,團隊分佈於北京、蘇州、東京等地,技術產品覆蓋中國、日本及印度尼西亞等多個國家,商業客戶覆蓋全球範圍。2020年7月13日,微軟宣佈將小冰分拆爲獨立實體,並繼續保持投資權益。

2019年,小冰團隊提出AI Being定義,經數年發展,由小冰框架技術提供的AI Beings已活躍在數個垂直行業中,持續穩定運行的AI Beings包括:萬科集團年度優秀員工“崔筱盼”、紅杉中國首位虛擬分析師“Hóng”、虛擬歌手“洛天依”、每日經濟新聞虛擬主播“N小黑”和“N小白”等。此外,作爲實驗性產品,由小冰框架生成的“小堂妹”等數名虛擬主播,全網播放量均已破億。

據官方數據,小冰框架覆蓋中國、日本、印度尼西亞等國6.6億在線用戶、10億臺第三方智能設備和9億內容觀衆,商業客戶覆蓋全球,其中在智能車機領域滲透率超過60%,在AIGC領域的商業化成果也已廣泛應用於金融、文化、紡織、旅遊等垂直領域。

文本方面,小冰金融文本生成產品覆蓋約90%的機構投資人;繪畫方面,“夏語冰”創作的水墨畫入選迪拜世博會中國館的人工智能繪畫作品;聲音方面,由小冰進行詞曲創作及歌聲生成的各類作品,先後被採用爲上海大劇院演出季、成都大運會、世界人工智能大會等重要活動的主題曲,也是今年首屆全民閱讀大會推廣曲集中,唯一入選的人工智能作品。

李笛表示:“人工智能基礎研究是一場厚積薄發的長跑。從2013年情感計算立項至今,長達九年的框架技術積累,讓小冰的商業化進程得以越來越從容。我們很高興看到AI Being正在進入加速普及的時代。然而今天的創新成就,與未來相比仍是不值一提的。這正是創新最激動人心的地方。我們將加大研發投入,持續探索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