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樞紐吸引力減少 前官員憂被新加坡取代

香港前運輸及房屋局長張炳良撰文表示,當香港變成只懂懲罰的城市時,新加坡便可取代香港。圖爲香港維多利亞港周邊景觀。(中新社資料照)

港媒11日刊出香港前運輸及房屋局長張炳良專文,指出2019年反修例運動及其後續發展,令香港自由前景受到「前所未見的國際懷疑」,加上香港背靠中國的地緣優勢已變成兩面不討好,香港的樞紐吸引自然減少,必須重新定位。否則當香港變成只懂懲罰的城市時,新加坡便可取代香港。

民主派出身的張炳良表示,港星兩地均是重要樞紐,但行政體不同,香港是自由化威權,而新加坡是非自由的民主。新加坡曾十分羨慕香港背靠中國的地緣優勢,即中國透過香港與西方接軌,西方則透過香港進入中國,但當前國際社會對香港的評價卻似在模糊上述優勢。

張炳良認爲,原因非單因爲經濟或疫情危機,而是「2019年動亂與後續發展」和疫情。張炳良沒有闡釋他口中的「後續發展」,但香港資深媒體人樑家權在網路電臺節目指出,這應是指《香港國安法》的成立和所謂「完善選舉制度」。

法廣報導,由中英兩國智庫上月底發佈的最新全球金融中心指數,香港從長期穩居的第三位降至第四位,被新加坡超越,引起廣泛討論,不少評論更質疑,作爲世界三大領先國際都會的「紐(約)、倫(敦)、(香)港」,是否已變成「紐倫(新加)坡」?

面對質疑,香港財政司長陳茂波9日發表網誌,指金融中心指數變化受疫情拖累,但香港更有優勢,港人毋須妄自菲薄。他列舉數字說,港股市值42兆元(港幣,下同,約合新臺幣170兆元),比新加坡股市多7倍;港股去年成交額達41兆元,比新加坡高出20倍。

陳茂波強調,某次排名的上上落落,「或更多是受一些短期因素影響」,認清自身的優勢和挑戰,並對症下藥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