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財經大學副校長王擎:我國在貨幣領域相對優勢體現在數字貨幣能力上,但缺少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金融機構

每經記者:張宏 每經編輯:馬子卿

4月21日,由西南財經大學金融學院、中國金融研究院主辦的金融強國學術研討會暨指數發佈會在北京舉行。

2023年10月底召開的中央金融工作會議首次提出“要加快建設金融強國”。今年年初召開的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推動金融高質量發展專題研討班指出,金融強國應當基於強大的經濟基礎,具有領先世界的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和綜合國力,同時具備一系列關鍵核心金融要素,即:擁有強大的貨幣、強大的中央銀行、強大的金融機構、強大的國際金融中心、強大的金融監管、強大的金融人才隊伍。

發佈會上,西南財經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王擎表示,在建設金融強國的要素中,我國金融強國指數穩步上行,在經濟基礎、金融機構方面具有比較優勢;2018年以來,我國在人民幣國際化、高素質人才隊伍建設等方面取得積極進展,經濟基本面韌性好,金融機構競爭力強。

西南財經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 王擎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宏 攝

但與美國相比,王擎指出,我國的金融業在國際競爭力方面還存在明顯差距,國際金融中心短板較爲明顯,沒有形成核心競爭力;此外,我國的貨幣國際影響力與控制力與美國差距較大;金融人才隊伍排名不佳,相關機制保障有待完善。

具體來講,經濟基礎方面,我國的內在創新驅動和貿易競爭力主導經濟基礎走向。王擎指出,我國GDP綜合動力與貿易平衡競爭力領先,科技實力進步顯著,但科技轉化、頂尖人才儲備不足。

在貨幣領域,我國的相對優勢體現在數字貨幣能力上,反映出政府對金融科技的重視和數字人民幣試點項目的成功推進。王擎認爲,貨幣表現方面,發達國家主導地位凸顯,我國增勢迅猛,貨幣穩定性強,數字貨幣研發領先,但在國際影響力方面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間。

他進一步指出,一是人民幣支付結算份額佔比在4%左右,佔比偏低;二是國際話語權參與度不高,國際貨幣提款權佔比與經濟實力不匹配;三是缺少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金融機構。

展望未來,我國在貨幣領域還需推動提升人民幣在國際貿易中的計價功能;增加與貿易伙伴的貨幣互換協議;持續優化人民幣跨境金融、離岸金融服務,提升主權貨幣國際化程度。在數字貨幣領域,還需積極應對激烈的國際競爭、監管挑戰和安全風險。

金融機構方面,王擎表示,我國金融機構的相對優勢在於競爭力和服務實力經濟兩個維度,而在國際影響力、穩定性和普惠性三個維度上與美國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

談及國際金融中心因素,他認爲可以從三個方面考慮。一是要考慮金融資源聚集力,即吸引各種資源進入市場的能力;二是要考慮金融市場輻射力,即機構、資本走出去的能力;三是要考慮金融市場定價權。

具體指標來看,儘管中國在國際資源配置力上排名靠前且趨於穩定,領先於歐洲和亞洲發達經濟體,但與美國差距較大;同時,在金融資源聚集力、金融市場輻射力、金融市場定價權方面,排名落後於日本、英國、德國等國家,波動也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