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博物院“30週年”展 | 唐代貴婦米氏夫人的遺珍

作者:卜丁

在西安博物院,一場穿越時空的對話正在進行,“探長安——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院30年考古成果展”吸引着衆多觀衆,其中來自西安米氏夫人墓的珍寶尤爲引人注目,展覽中的水晶項鍊、鴛鴦銀盒、雙鸞銜綬鏡等長安遺珍,讓觀衆驚歎於唐代的精湛工藝,也從中窺見唐代貴族女性的日常生活。

看:米氏夫人的珍寶奪目

在西安博物院的展廳中,燈光柔和地照射在這些珍寶身上,其中一面唐代銅鏡以其厚重的鏡體和光亮的鏡面,展現了盛唐時期的流行風尚。這面菱花形雙鸞銜綬鏡,直徑達25釐米多,鏡體厚重,鏡面光亮,鑄造精良,該鏡不論其大小還是品質,均堪稱唐鏡中的珍品。

唐雙鸞銜綬鏡 西安博物院展出

唐雙鸞銜綬鏡線圖

米氏夫人墓平面圖 來源 | 唐代輔君夫人米氏墓葬清理簡報

展牌上顯示這件銅鏡來自西安雁塔區“米氏夫人墓”。據發掘簡報顯示,這面銅鏡被發現放置於夫人的頭部右側附近,推測可能是夫人生前喜愛之物。

除了這面銅鏡,同樣來自米氏夫人墓的還有一套小巧的銀盒,雖尺寸小,卻佈滿精緻紋飾。銀盒表面鏨滿蓮花、鴛鴦紋,鏨刻手法細膩,紋飾富意美好,也是一件難得的珍貴文物。

展櫃內最引人注目的,莫過於那條水晶項鍊,也是米氏夫人之物。儘管歲月侵蝕了這條項鍊串連的絲線,但在水晶、料珠、綠松石和金飾的組合下,依舊感受到它散發着雍容華貴的氣息。水晶項鍊由92顆水晶珠、3顆藍色料珠、4枚金扣、2顆紫水晶吊墜和2顆綠松石吊墜組成,水晶珠大小不一,均呈扁球形,由兩端向中間對鑽成孔。吊墜一端大一端小,其中小端嵌入金扣之中,形成墜飾。

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院研究員張小麗是米氏夫人墓的發掘領隊,據她回憶除西安博物院中展出的這些文物之外,當時在清理髮掘過程中還發現了一些銀箔的團花、牡丹花枝、鸞鳥銜綬、瑞獸銜花枝、蓮花童子等,圖案多樣,造型逼真。她推測,這些銀箔片原應貼於漆盒表面,木質地的漆盒經歷千年已經腐朽無存,而如此精美珍貴之器也絕非一般平民百姓所能享用。這些銀箔裝飾的發現,是唐代漆器工藝的珍貴資料,也讓後人對唐代貴族生活的奢華有了更直觀的認識。

漆盒銀箔花飾 來源 | 唐代輔君夫人米氏墓葬清理簡報

張小麗表示,米氏夫人墓是屬於工程基建隨工發掘,地點位於今西安市紫薇田園都市附近,當時形制雖遭到破壞,但隨葬器物保存完好,諸多出土器物可謂是唐代文物中的珍品,代表了盛唐時期手工業製作的高超技藝,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加之該墓出土有墓誌,紀年明確,因此這些器物也成爲同類器物中的標準器,是唐代考古研究的寶貴資料。

評:米氏夫人坤與柔德

墓誌銘中還隱藏着更多關於她個人品德和生活的細節,這些細節爲觀衆描繪了一個更爲立體的歷史人物形象。

銘文顯示,19歲時,米氏夫人嫁給了輔公,婚後生活被描述爲“宜家宜室,如琴如瑟”,意味着她與丈夫的關係和諧,家庭生活幸福。她以婦德和母儀爲準則,爲家庭的和諧與秩序做出貢獻。她有三個兒子,分別是仙進、仙達、仙玉,墓誌沒有記錄他們的官職,發掘者推測他們可能皆未入仕。

墓誌銘中對米氏夫人品德給予極高評價。她被描述爲“坤與柔德,天資敏慧,處事周旋,性多閒雅”,這些詞彙展現了她溫和、智慧、善於處理事務和具有高雅氣質的形象。米氏夫人以其孝慈之德著稱,被讚譽爲“孝絕古今,慈流遠近”。她的孝道和慈愛不僅在家族中流傳,也在更廣泛的社會中產生了影響。

“探長安——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院30年考古成果展”展覽現場

米氏夫人在唐玄宗天寶十四年(公元755年)去世,享年60歲。她的葬禮在十一月景辰朔五日庚申舉行,葬於京城西南長安縣積德鄉高陽之原。墓誌銘中提到,她的葬禮遵循了當時的禮儀,體現了米氏夫人後人對她的尊重。

墓誌雲米氏卒於京師頒政坊宅,由《唐兩京城坊考》可知,頒政坊位於朱雀門街西第三街,北臨輔興坊,南鄰佈政坊。西安建築科技大學研究員崔凱結合《長安志》等文獻和出土墓誌考證,他在其《唐長安城坊古今注》著作中注“佈政坊內有胡祆祠,亦有波斯胡寺者,該祠爲祆教之祠”。

圖源|崔凱《唐長安城坊古今注》(科學出版社2024年7月版)

對於其所居的頒政坊,亦有隋時立祆祠之記載,宋人董逌《廣川畫跋》卷四“書常彥輔祆神像”雲:“當隋之初,其法始至中夏,立祠頒政坊。常有羣胡奉事,聚火祝詛。”可推測,米氏夫人願意把家宅選擇在有祆祠的佈政坊、頒政坊一帶,可能與其宗教信仰有關。

米氏夫人的家族背景、個人品德、婚姻生活,都體現了唐代女性的美德和社會地位。她的墓誌銘不僅是對她個人生平的記錄,也是對唐代社會文化和價值觀的反映。透過米氏夫人的隨葬品,爲觀衆提供了一個瞭解唐代貴族女性生活的窗口。

探:米氏夫人家室顯赫

在與張小麗的交流中,得以窺見這些珍寶的主人——唐輔君夫人米氏的非凡身世。她的墓誌銘不僅記錄了她的生平,更透露出她與中亞粟特的深厚聯繫。這位來自雲安郡的女子,其祖父和父親均曾擔任唐朝的武職高官,家族背景顯赫。

由墓誌可知,墓主爲唐輔君夫人米氏,雲安郡人。《新唐書》記載,夔州雲安郡,是一個下級都督府。原本是信州的巴東郡,武德二年改名爲夔州,天寶元年時改名爲雲安郡。雲安郡轄設有一府、四縣,其中三縣設有鹽官,即今四川奉節、巫山一帶,當地特產有熊、羆、山雞、茶、柑、橘、 蜜、蠟等。北京大學歷史學院教授榮新江在其著作《從撒馬爾幹到長安》中討論入華粟特人的活動範圍,其中包括巴蜀一帶,不難聯繫米氏夫人族人跟這些入華的粟特人有一定聯繫。

墓主祖父名諱不詳,官至唐左玉鈐衛大將軍,河西節度副大使,父名諱亦不詳,官至右驍衛郎將,二人皆爲武職事官。米氏夫人作爲唐左玉鈐衛大將軍、河西節度副大使的孫女,以及右驍衛郎將的女兒。這樣的家世背景,顯示了她的家族在軍事和政治上有一定地位。

米氏夫人的祖父擔任過左玉鈐衛大將軍,左右玉鈐衛即左右領軍衛,左右領軍衛掌同左右衛,“凡分兵主守,則知皇城西面助輔及京城、苑城諸門”。設“上將軍各一人,大將軍各一人, 將軍各二人”。《唐六典》《舊唐書》載左右領軍衛設大將軍各一人,正三品,屬於高級軍事官員。

她祖父還擔任過河西節度副大使一職,河西地區位於絲綢之路的要衝,連接中原與西域,是很重要的戰略地帶。河西節度副大使這個職位,是在唐玄宗開元十五年設立。當時,秦王被任命爲名義上的節度使,而實際在軍隊中主持事務的人被稱爲節度副大使,負責處理節度使的事務。

米氏夫人的父親擔任的職務是右驍衛郎將,左右驍衛的職責與左右衛相同,主要負責管理翊府的翊衛(即皇宮的警衛)和外府的豹騎(皇家騎兵)的輪值更替,並對他們進行分配。當分配兵力守衛各個城門時,包括皇城的四周和宮城的內外,左右驍衛會與左右衛共同承擔輔助和協助的職責。《唐六典》和《舊唐書》記載,翊府設有左、右郎將各一人,這兩個官職的品級是正五品上。

墓誌文顯示,米氏夫人的丈夫被稱爲輔公,他在墓誌銘中被描述爲“德行君子,朝廷共稱”,並且他的職位是“正議大夫、行內常侍”。正議大夫是文散官,正四品,而行內常侍則是內侍省的職位,正五品下。這些信息表明輔公在當時具有一定的社會地位和政治影響力。

米氏夫人的“米”姓,可能與昭武九姓中的“米國”有聯繫。昭武九姓是唐朝時期對西域九個以昭武爲姓的粟特人國家的統稱,這些國家包括康國、安國、石國、米國等。參照《舊唐書》《新唐書》《隋書》所描述的地理方位圖,米國在康國東部,即今天的烏茲別克斯坦附近。《資治通鑑》提到“米姓爲康居枝庶,分爲米國,復入中國,子孫遂以爲姓。”《元和姓纂》載,米姓“出西域米國”,米氏夫人的祖先可能來自中亞的米國。

同樣早年出土於西安的“米繼芬墓誌”載:“其先西域米國人。代爲君長,家不乏賢,祖諱伊囗,任本國長史。”這裡明確說明米氏來自西域米國,以國號爲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