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新基金髮行降溫 中小公募佈局新產品力不從心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黎雨辰 北京報道

我國公募基金規模正式邁入30萬億元大關。

據中基協近日披露的最新數據,截至2024年4月底,我國境內共有基金管理公司148家,發行份額29.19億份,資產淨值規模則達到30.78萬億元。

穿越前兩年的震盪,進入2024年,以固收類和ETF爲首的公募基金資產淨值增速重新獲得提振。

相比於2023年年末的27.59億元,今年前四個月公募市場有3.19萬億元的規模增長,這一增長規模甚至超越了2022及2023年全年增長規模之和——後兩者年內的規模增長僅分別爲4000億元及1.5萬億元。

不過在經歷了3、4兩月高速規模增長後,5月以來,隨債市趨於震盪,在先前數月擎起市場規模增長主力的固收產品,其發行表現重新回落至年前水平。

此外,囿於多種原因,也有超過20家中小基金管理人已超過一年未曾有新產品發行。

固收類基金爲規模增長主力

不同品類的基金對年內市場總規模增長貢獻幾何?

具體來看,貨幣型基金是2024年公募基金規模增長的絕對主力。截至4月30日,全市場貨幣型基金規模共有13.43萬億元,規模佔比43.64%,與去年年末相比增長2.16萬億元,遠超其他品種。

而由於在供給端方面,2024年年內還尚未有新的貨幣基金髮行,這意味着在基金數量沒有變化的情況下,貨幣基金的總規模提升,主要來自存量基金份額的增長。

債券型基金則以接近20%的總規模佔比緊隨其後。今年1-4月,市場共有149只債券型基金髮行,總份額3410.32億份,從總規模來看,全市場債基規模已達6.14萬億元,相較去年年末有接近8300億元的規模增量。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有過半數的規模增長來自4月單月。

股票型基金的總規模也有小幅增長,不過其規模主要由ETF貢獻。截至4月末,ETF市場共有基金947只,規模合計2.48萬億元,環比上升3.41%。

具體來看,得益於大盤行情的回升及國家隊資金的下場託舉,全市場1-4月份額增長最多的前4只基金均爲不同管理人旗下的滬深300ETF產品,其中易方達旗下滬深300ETF(510310)以498億份的增長拔得頭籌。主題ETF方面,紅利及人工智能ETF也有多隻基金份額增長居前。

相比之下,混合型基金是唯一規模縮水的基金品種,截至4月末年內總規模減少了2339.59億元。Wind數據顯示,市場超8000只混合型基金產品今年以來截至4月末的平均收益下跌0.2%,而同期債券基金平均收益爲1.78%。

五月新基金成立降溫

基金規模持續增長,一定程度得益於新發基金貢獻的規模增量。

據統計,截至4月末年內共有490只新基金成立,合計發行份額達到4398.14億份。

其中,3月和4月新成立基金數量大幅領先,分別爲137只和120只,發行份額也均超過千億元關口,較1-2月有顯著增長。

儘管5月已進入尾聲,截至5月29日,市場月內新成立基金數量僅有78只,在今年的前5個月中僅高於2月60只的數量。

基金總份額增幅也應聲放緩,環比僅新增559.28億份,增量將將超過3、4月單月環比增量的1/4。平均發行份額僅爲7.88億份,略高於春節前水平。

新成立基金降溫的原因之一,或在於債券端的遇冷。數據顯示,5月債基的新成立數量僅21只,發行份額424.82億份。而3、4月的成立份額均在千億份以上。

從地產政策、新增社融數據披露到兩次超長期特別國債發行,回顧債市的五月,一系列時點性動態和權益市場的凌厲反彈,或驅動着債市的市場定價與投資者情緒的起伏。

有第三方基金評價分析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對債市的投資需關注一系列穩增長政策落地的效果,並在市場情緒充分演繹後把握機會。

“例如具體需要觀察特別國債的用途帶來的經濟託底效果,或對經濟增長及通脹有一定的帶動作用。目前市場上也認爲,貨幣政策或在關鍵時間給予配合,必要的時候或有降準配合,但效果需要再觀察。”該人士稱。

不過,隨着眼下長端利率開始波動下行,多家機構觀點也指出,債市的利空因素正在出盡,有望打開加倉窗口。事實上,從月內開啓認購的數量來看,5月開啓認購的債基有122只,反而刷新年內單月的最高紀錄。

前述基金分析人士進一步表示,整體來看,當前國內投資者風險偏好依然維持在低位。從歐洲、日本等發達市場的歷史投資表現來看,在低利率階段,居民端和機構端通常會壓低風險偏好,更加偏向從低波動產品尋求穩定,其中資管機構整體呈現減配權益,增配債券及海外資產的趨勢。

相比之下,主動權益基金的發行較爲低迷,不僅數量回落,規模也更趨於“迷你”。截至發稿,5月內主動權益基金的平均發行份額爲2.86億份,而這一數字在去年同期爲5.64億份。

記者注意到,多家主動權益基金還在月內公告延長了募集期,如農銀匯理先進製造混合、西部利得價值回報混合等。而在新成立的基金中,發起式基金的佔比也有所提升。

超20家公募一年以上未發行新基金

從機構端來看,2024年,市場新發基金的管理人進一步集中在頭部機構。

截至5月29日,華夏、易方達兩家基金公司分別以27只和26只的新基金髮行數量拔得頭籌,富國、博時、匯添富、廣發和南方基金緊隨其後,在14只以上。在13家新發超過10只新基金的公募機構中,規模最小的機構也在4000億元以上。

不過與此同時,也有60家機構已經至少有一年以上未進行新基金髮行,其中除去券商資管外的公募基金公司共有23家,全部爲中小型機構。

其中,最新在管規模在200億元以上、但超一年未發行新基金的公司,包括諾安基金、前海開源基金、德邦基金、中郵基金、新華基金、中庚基金和長安基金等。

一家中小型公募市場人士和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坦言,由於感到主動權益基金營銷力有不逮,公司已經有較長一段時間沒有進行新基金髮行。據瞭解,該公司近兩年來的戰略已普遍轉爲存量產品的持營,同時加強了對指數、量化產品投研能力的培育。

“新基金的推介基本會結合市場熱點或基金經理個人業績兩方面來進行,但由於目前權益市場整體賺錢效應依然比較低落,找出長期樂觀的市場趨勢並不容易。而哪怕基金經理其他在管產品的業績相對比較優秀,如果僅僅只是穩定居於市場中上游的一個位置,而沒有‘爆點’,依然很難找到能給投資者留下深刻印象的宣傳角度。”該公募人士稱。

亦有業內人士猜測,一些基金公司停止發行新基金,背後則是受到監管處罰的影響。

例如最近一次新基金成立於2022年8月的中郵基金,2023年9月28日晚間,中郵創業基金曾公告表示,因多項制度不完善以及對境內外子公司管控存在問題等違法事實,公司收到了北京證監局的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

記者注意到,中郵創業基金曾在公告中表示:“本次行政監管措施對中郵創業基金現有業務不會造成較大影響,但對後續業務的增長與發展將產生一定的影響。”

無獨有偶,2023年4月7日,九泰基金則因交易內控管理相關制度未有效執行等原因,被北京證監局責令整改。此前的2月13日,公司因通過九泰久利參與五家上市公司保底定增,利用基金財產爲基金份額持有人以外的人牟取利益,因此,證監會要求管理人責令改正,並處罰款;時任董事長及有關高級管理人員被處以警告、暫停基金從業資格並處罰款等。

而在2022年,由於實控人涉嫌內幕交易被處罰,九泰基金也曾被推到監管的風口浪尖。公開信息顯示,九泰基金最近一次的基金髮行時間停留在了2021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