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怡農:建議增設「民防替代役」 轉型地方民防組織

吳怡農建議增設「民防替代役」,轉型地方民防組織。壯闊臺灣影片截圖

壯闊臺灣聯盟發起人吳怡農今與前參謀總長李喜明上將,出席中研院社會學研究所舉辦的「亞太地區的軍事和平民社會」國際學術工作坊,吳怡農表示,政府應該增設「民防替代役」,讓民衆有機會參與有意義的社區防衛訓練,這是邁向全民防衛的第一步。

他表示,國防不只是軍人的責任。內政部若願意嘗試,爲目前尚未服役的3千位替代役男,設計一個「民防替代役」選項,臺灣或許能踏出第一步,把社會與國防連結起來,讓公民成爲軍隊的後盾。

李喜明在專題演講中建議改革後備部隊指出,臺灣無法阻止中國侵臺的野心,但應該用社會的力量、也就是「全民防衛」,讓中共解放軍無法佔據臺灣,而形成對中共的「拒止式嚇阻」。

他說,國防的投資應該是爲了避免戰爭,但如果臺灣社會沒有防衛組織,對中共毫無嚇阻力。政府應該提出好的、可行的制度,讓一般民衆跟海巡、消防一起積極參與後備的訓練,讓有意願的民衆有機會即時參與國土防衛。

吳怡農指出,2000年開始實施的替代役,常常被視爲讓更多人免役的機制。他曾和一名選擇消防替代役的同學交流的經驗:鄭同學在10個月的役期中,在花蓮出勤140趟救護、10趟火警的任務。選擇消防役,因爲想參與「有意義的公共服務」。鄭同學在乎社會、也不怕辛苦,但選擇不當兵,因爲不想浪費時間。

吳怡農表示,「當兵浪費時間」是長期以來最常被抱怨的兵役問題,卻遲遲沒有改善。換個方向思考,是否可以建立一個符合社會期待的「民防替代役」,從民間開始提升全民面對危機的應變能力?由警消等單位共同訓練「民防役」的救災、救護、防衛能力,讓臺灣社會多一份防衛力量。

中研院的中國效應小組長期研究中國對臺灣社會的影響,2019年的調查發現,在兩岸議題當中,重視國家安全甚於經濟利益的人高達58%,反觀比較重視經濟利益者則只有31%,這是七年以來趨勢的首次反轉。

吳怡農團隊委託執行的臺北市民調顯示,市民對於臺灣的國防能力沒有共識。64%的泛綠支持者認爲目前的軍隊有能力防衛臺灣;但10%的泛藍支持者及33%的中間選民這樣認爲。民調也顯示跨越黨派、年齡、性別的共識,如果改善訓練,70%的民衆願意支持半年到一年的義務役。

吳怡農認爲,臺灣正在產生一個新的意識:民衆更加重視國家安全,雖然不確定目前的國防能力,但絕多數人、而且不分黨派都願意投入家園的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