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大學全職中國工程院院士簡介

李德仁

李德仁,男,生於1939年12月。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國際宇航學院通訊院士,國際攝影測量與遙感學會榮譽會員,武漢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武漢大學學術委員會主任,測繪遙感信息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地球空間信息技術協同創新中心主任。歷任中國測繪學會理事長,中國圖象圖形學會副理事長、中國地理學會環境遙感分會副理事長,亞洲GIS學會創會會長,國際攝影測量與遙感學會第Ⅲ委員會和第Ⅵ委員會主席。擔任國家航天專家組成員,國家重大科技攻關項目“高分辨對地觀測系統”專家組副組長,教育部第六屆科技委委員兼戰略研究委員會委員。曾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創新團隊)1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4項、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2項(均排名第一)。出版專著10 部,主編論文集8部;發表期刊論文470 篇,其中第一作者183 篇;發表會議論文270 篇,其中第一作者119 篇。

李德仁院士是國際著名地球空間信息專家。在地球空間信息學的理論創新、集成創新和協同創新方面取得了傑出成就,爲我國成爲世界本領域三強之一做出了重大貢獻。

張祖勳

張祖勳,江蘇無錫人,攝影測量與遙感學家,教授、博士生導師,全國高等學校先進科技工作者,國家級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995年11月,當選爲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2003年當選爲中國工程院院士。

張祖勳教授長期從事攝影測量與遙感的教學和研究工作。主持完成了多項國家和部委重大科研項目,在航空(天)影像測圖自動化方面取得了國際一流的研究成果,曾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等一系列國家和部委的獎勵。推出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數字攝影測量系統VirtuoZo,迄今爲止在國內外已經推廣應用1000餘套,產生經濟效益逾億元。

李建成

李建成,中國工程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武漢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1983年至1993年就讀於武漢測繪科技大學,先後獲學士(1987年)、碩士(1990年)和博士(1993年)學位,並先後在美國、芬蘭、德國做訪問學者。2011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大地測量學與測量工程專家,在地球重力場理論及其工程應用領域解決了多項難題,形成了自主創新的理論與技術體系。是我國大地水準面工程化應用的主要開拓者,完成了從米級到分米級、到釐米級、再到亞釐米級三次精度跨越,已規模化推廣應用到100多個省市區域;實現了“GNSS+大地水準面”的現代高程測量三維一體化作業新模式;創新性地提出用大地水準面數值模型取代傳統水準標石建立並維持國家現代高程基準;提出了災區測繪基準快速重建方法;系統深入地研究了全球重力場模型、衛星重力及衛星測高技術。出版著作4部,發表論文120餘篇。主持國家973計劃、863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研究。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4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特等獎1項、一等獎7項。

李曉紅

李曉紅,中國工程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中國工程院黨組書記。1959年6月生,重慶合川人。1978年考入重慶大學採礦系,1993年獲工學博士學位,1989年至1991年在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學習並做研究助理,1996年3月至8月在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做訪問學者。2011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歷任重慶大學資環學院副院長、院長,副校長、校長,武漢大學校長,教育部副部長,兼任重慶市科協主席。煤礦災害動力學與控制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水射流理論與新技術湖北省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中國煤炭學會常務理事。

自1982年以來,長期致力於水射流技術及其在煤礦安全工程中的應用研究,是我國礦業工程領域學科帶頭人之一,針對我國複雜煤礦瓦斯災害嚴重這一重大安全問題,提出了超前防治災害與煤層氣開採利用一體化的學術思想,發明了一種能產生脈衝應力波和聲震波的氣、固、液多相振盪射流,創新性地研發出多相振盪射流在煤層中網格化造縫增強透氣性和強化瓦斯解吸技術,自主開發出超前治理煤礦瓦斯災害成套裝備,已在重慶、四川、貴州、山西、河南、安徽等近50座煤礦推廣應用,爲我國煤礦安全生產做出了重要貢獻。成果已被財政部列爲國家重大科技成果轉化項目,在全國起到了一定的引領和示範作用。

劉經南

劉經南,中國工程院院士,武漢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曾任武漢大學校長和崑山杜克大學首任校長、國家“973計劃”顧問組專家。現任國家衛星定位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國際GPS地球動力學服務組織協調成員,中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專家委員會委員。

他長期從事大地測量理論及應用研究與教學工作,在大地測量座標系理論、北斗衛星導航定位技術、軟件開發和重大工程應用方面做出了一系列開創性工作,特別是在全球衛星導航系統(GNSS)技術應用和工程領域成就顯著,是我國該領域的學科帶頭人和我國衛星導航定位工程應用領域的開拓者。獲國家科技進步獎6項,省部級獎勵30餘項,獲“全國先進科技工作者”榮譽稱號。2019年獲湖北省最高級別的科技獎項——湖北省科學技術突出貢獻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