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駕駛車險該如何定價?或將基於責任險進行設計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 林漢垚 北京報道

近年來,隨着科技的飛速發展,無人駕駛技術正在逐步走進人們的日常生活。近日,百度旗下的自動駕駛出行服務平臺“蘿蔔快跑”已在全國12個城市開放載人測試運營服務,已有不少市民爭相體驗,以期感受未來出行的便捷與高效。

據百度財報,截至2024年4月19日,“蘿蔔快跑”在開放道路累計提供乘坐超600萬次,其中2023年全年提供了300多萬次乘坐,其中2023年第四季度提供約83.9萬次乘坐服務,同比增長49%;2024年第一季度提供約82.6萬次乘坐服務,同比增長25%。這一系列數據表明,自動駕駛出行服務的市場接受度和需求量正在迅速增長。

隨着自動駕駛出行服務普及,無人駕駛車輛發生事故後的責任認定和賠償問題成了繞不開的話題,爲未來的交通出行和車險行業帶來了新的挑戰和機遇。

無人駕駛汽車保險尚在探索階段

2023年,工信部等四部門聯合發佈《關於開展智能網聯汽車准入和上路通行試點工作的通知》,要求試點使用主體應當在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的前提下,爲車輛上路通行購買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以及每車不低於500萬元人民幣的交通事故責任保險。

北京、武漢、深圳等地相繼出臺政策推進智能網聯汽車保險產品項目的研發和落地。

但北京工商大學經濟學院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主任徐徐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現階段來看,無人駕駛的風險因素更多維,風控能力更弱,數據基礎更弱,這些因素導致保險公司對研發無人駕駛汽車保險更爲謹慎。

也有汽車從業人者向記者表示,目前,無人駕駛汽車的保險還處於一個探索和試驗的階段。大多數保險公司都是基於傳統汽車保險的框架來調整保險產品,但這樣的做法顯然有不少不足。他表示,保險條款並沒有完全考慮到無人駕駛技術的特殊風險,責任認定也比較複雜。另外,由於無人駕駛汽車的實際運行數據還比較少,保險公司在制定保費時也缺乏足夠的數據支持。

律商聯訊風險信息董事總經理戴海燕還向記者指出,傳統車輛與無人駕駛汽車面臨的法律與道德風險是不同的。她指出,傳統車輛的法律與道德風險主要集中在駕駛員的責任和義務上。傳統車輛的保險制度也相對完善,可以爲事故提供經濟賠償。但無人駕駛車輛在發生事故時的法律責任和道德比較複雜。例如,當無人駕駛汽車面臨無法避免的碰撞時,如何做出決策以最小化損失。並且無人駕駛汽車的普及還對傳統交通法規和保險制度產生影響,需要制定相應的法律法規來規範其使用。

傳統車險無法保障無人駕駛汽車風險

自動駕駛車輛不同於傳統車輛,傳統車輛主要是人爲駕駛行爲帶來的風險,而自動駕駛汽車則依賴於軟、硬件系統的安全性。因此,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也給保險產品形態帶來顯著的影響。

車車科技CEO張磊向記者表示,隨着自動駕駛技術的應用,保險行業需要更多地關注軟件和硬件的安全性能。除考慮軟硬件故障風險外,還需要考慮網絡安全、網絡攻擊等新型風險。因此,車險的焦點將逐漸從人駕駛行爲帶來的風險轉向由機器駕駛帶來的新風險。

戴海燕表示,由於駕駛模式的變化導致責任歸屬的不同,傳統車輛責任通常歸咎於駕駛員或車輛所有者。無人駕駛車輛,事故責任可能涉及製造商、軟件開發商、運營平臺等多方面。

上述汽車從業者同樣指出,無人駕駛車輛涉及的技術風險比較複雜,比如傳感器故障、算法錯誤等,這在傳統車輛中是不會出現的風險。此外,由於無人駕駛系統依賴網絡連接,還面臨着網絡攻擊和數據泄露的風險。這些因素都使得責任認定更加複雜,可能涉及到多個利益相關方。

因此,張磊指出,目前的傳統車險產品難以滿足自動駕駛車輛的全部風險,自動駕駛汽車依賴於複雜的軟件和硬件系統,其技術故障風險、網絡安全風險等都是傳統車險尚未有效覆蓋的領域。如果是由自動駕駛系統質量引發的安全風險,如何定責也將成爲當下一大難題。

車機制造商、軟件提供商等責任保險需求增加

由於自動駕駛汽車與傳統汽車易發風險發生變化,所以無人駕駛汽車在保險需求上已與傳統汽車有很大的不同。

律商聯訊風險信息銷售總監侯維強向記者介紹,傳統汽車的保險需求相對較爲固定和簡單。車主通常需要購買交強險、車損險、第三者責任險等基本險種以覆蓋常見的風險類型。而無人駕駛汽車的保險需求更加複雜和多樣化。除了傳統的交強險、第三者責任險等險種外,還需要針對其特有的風險類型開發專屬保險產品。例如,無人駕駛汽車產品責任保險、網絡安全保險等。

上述汽車從業者表示,無人駕駛汽車保險需要涵蓋傳感器、軟件、網絡安全等技術風險。同時,對車機制造商、軟件提供商等相關方責任的保險需求也在增加。

另有保險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未來,無人駕駛汽車保險或將基於責任險進行設計,保險由主機廠或運營方統一採購,這與傳統車險有較大不同。

張磊解釋,自動駕駛汽車依賴於軟件和硬件的安全性能。未來的車險產品可能當切換到智能駕駛模式時,保險責任將會從車主轉移到自動駕駛技術的汽車製造商或智能駕駛方案公司,有可能車企將成爲車險投保方。

風險變化同樣導致自動駕駛車險定價策略的變化。

張磊表示,傳統車險主要採取從車、從人的定價模式,而自動駕駛技術則需綜合考慮人、硬件和軟件等多方面因素的多維度定價測算,包括但不限於駕駛的區域範圍、行駛里程數、用戶使用頻率,以及與特定區域和交通法規相關的因素。因此,隨着自動駕駛技術從L2級別過渡到L3-L4級別,車險的定價策略和風險評估模型將經歷顯著的變化。

上述汽車從業者也表示,保險公司首先需要考慮傳感器、軟件、網絡等技術風險,來制定保費。其次,保費水平可以根據實時數據和車輛狀態進行動態調整。最後,由於責任的多樣性,可能需要更復雜的定價模型。

戴海燕則指出,隨着無人駕駛技術的發展,由於無人駕駛車輛的智能系統能夠減少人爲操作錯誤,事故的發生率預計將顯著降低,這將直接導致理賠的下降,從而可以讓無人駕駛汽車的保險費用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