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有錢人」迷思760》退休後持續領錢,又能繼續讓錢長大的神操作!
以國內成立最久的0050爲例,過去20年的年化報酬率,就有10%左右。示意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前幾天,一位在某市立醫院任職多年的主任醫師朋友跟筆者說,由於醫院近幾年來,大砍各種薪資福利,而他也差不多,到了可以申請提早退休的年齡。所以,他想提早退休,轉到小診所去看診,讓自己不用再負擔非常燒腦的行政及巡病房工作。
儘管每月退休金非常少,但他認爲每週到小診所去「坐(看)」幾個診,之後的生活應該也還可以過的下去。更何況他目前沒有任何房貸,且手邊還有一筆約600萬元的現金存款,得以隨時支應日常或臨時之需。
當然,這位醫師朋友仍有些擔心:一旦這筆錢沒有好好運用及投資,600萬元說多不多,很快就可能花用殆盡。特別是他也深知,老年之後的醫療開銷是很可觀的。所以,他就詢問筆者:該投資哪支標的,可以讓他退休無虞?
筆者告訴這位醫師朋友:首先,由於手邊還有其他收入來源(例如退休金及少數時間看診的收入),這筆整筆金額的退休金,並非在退休後,立即需要動用。所以,他大可以繼續投資以生利,以便讓所準備的退休「持續增長」。
其次,就算他退休後,完全沒有任何新收入來源,必須靠這一整筆退休金過活,也並不表示就一定得,放在固定收益型的金融商品,像是配息債券或銀行定存。
對此,筆者實際幫這位醫師朋友試算了一下,假設年化報酬率是6%、每月提領1萬元,餘命爲40年(活到95歲時用盡),他在65歲時,手中只要握有約180萬元的退休金就好(請見下圖);假設他將退休後的每月生活費,拉高到5萬元,等於他65歲時,要準備到約900萬元退休金。
假設年化報酬率是8%、每月提領1萬元,餘命爲40年(活到95歲時用盡),他65歲時,手中必須握有約150萬多元的退休金。假設他的每月生活費,拉高到5萬元,等於他65歲時,要有約750萬元退休金纔夠。
假設年化報酬率是10%、每月提領1萬元,餘命爲40年(活到95歲用盡),他65歲時,手中只要握有約126萬元的退休金。假設他的每月生活費,拉高到5萬元,等於他65歲時,只要有630萬元左右的退休金就好。
這位主任醫師聽了之後,覺得很不可思議。因爲他之前看許多媒體上的報導,幾乎所有理財專家都說:不存個1000多萬元,根本別想有個安穩退休的生活。
但是筆者向他解釋:每一個人退休規劃的最極致做法,就是「破產上天堂」。也就是說,自己準備的退休金,當然是全數給自己花用,而不是留給子女。理由很簡單,自己所賺的錢,全部都是自己辛苦所得。子女們想要有錢花用,那他們就得靠自己打拼而獲得。
當然,每一個人退休之後的「餘命」有多長,並不是自己能夠決定的。但在以上的規劃之下,這位醫師若活得長壽,也不愁沒有生活費可花;假設提早跟上帝喝咖啡,未用完的錢,若不留給子女,也一樣可以捐給他想屬意的公益團體。
這位醫師朋友聽了很有道理,就直接問筆者「手中這筆錢可以投資什麼」?因爲,他很懷疑真有「年化報酬率10%」,但「風險沒有很高」的投資標的可選?
筆者跟他說:以國內成立最久的0050爲例,過去20年的年化報酬率,就有10%左右。假設他不放心,可以把年化報酬率,直接降到6%。當然,筆者也同時提醒這位醫師:即使他不願意投資0050,也千萬不要輕意投資風險過於集中的個股、單一國家或產業的基金、ETF,或是其他什麼訴求高配息的標的(基金或ETF)(詳見筆者之前的文章:https://udn.com/news/story/121591/8297241,以及https://udn.com/news/story/121591/8325882)。
筆者所持的理由很簡單:當手邊的退休金,並不是非常多的「上千萬元」。所以,他必須在衆多「能夠提供固定現金流」的金融商品(例如年金險、固定配息的債券基金、ETF,或是必須「手動」提領的投資標的)中,選擇一個「本小,但現金流能極大化,且風險也相對不高」的標的。
除此之外,筆者還建議這位單身的醫師,在選定投資標的之餘,也別忘了替自己成立一個安養信託契約,以保證此生打拼的所得資產,都能分毫不差地用在自己身上。
寫到這裡,也許有其他年紀尚輕,距離退休年齡還有一段時間的讀者,看了這篇文章之後,想要提早開始自己的退休金規劃大計。那麼,假設在年化報酬率6%之下,現年25歲的年輕人,每月只要投資約500元,就可以讓自己在65歲退休之後,每月領取1萬元的生活費。
而且,這筆準備的退休金,還可以一直領到超過95歲。但是,如果等到50歲時,纔開始準備退休金。想要達到相同的目標,每月至少得投資3300元以上才行。
以上,非常值得想要安穩退休者深思及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