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知道你不敢報道諾獎得主的國籍”

今年諾貝爾獎又在引發爭議。

先是AI專家得獎,讓大家驚呼物理學、化學獎不存在了。

後來又出現了韓國人也能摘取文學桂冠的疑問。但這些爭議多多少少跟得主的論文或作品有關。

好了,現在風向又變了。

因爲這樣的圖:

看完有人覺得,媒體不提獲獎者國籍,肯定是破防了。

“因爲獲獎者是美國。”

“因爲不能承認別人優秀。”

“我們只能贏,不能漲他人威風。”

然後再反向推論,如果一箇中國人拿了諾獎,肯定會霸屏一週,鑼鼓喧天。

最後總結道,一些媒體就是小心眼,只會玩小孩子過家家那套,連基本的職業素養都沒了。

這種論調等價於,繼續拿“與其提升自己,不如膈應別人”來諷刺我們又不自信了。

情緒相對剋制的一些大V則會暗示,熱搜常常寫的有問題。

而且這事隨着諾獎持續公佈,還在發酵。

所以在這裡有必要說說。

這起爭論裡,質疑者的一個重要依據是:

首先,我不確定怎麼叫大部分,因爲翻翻會發現很多媒體還是寫上的,甚至就在微博最前面幾個字。

更別說韓國人韓江的熱搜霸屏一兩天了。

具體來看,援引的是中國新聞網和央視新聞的報道。

我搜了搜,神奇一幕發生了。

央視新聞微博在2018年與2019年對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報道里,正文不寫獲獎者國籍;2020年至2022年這三年裡又是寫了國籍。

那就先可以排除以前寫、現在不寫的情況。

同樣,我們看看中國新聞網的微博:

簡單來說,沒有規律。

甚至沒有規律到同一組寫國籍的文字裡,格式都不一樣。

這情況在央視新聞裡也出現過,2022年時他們就把獲獎者國籍信息後置了。

更誇張的是中新網微博裡對化學獎的報道。

2016年以來幾乎都是不寫,只有2021寫出了美德兩位科學家。

什麼意思呢?

似乎不寫國籍纔是常態,寫了纔是變態。

但這不意味着他們有意忽視這事。

因爲打開質疑博文裡那條中新網報道,會發現除了今年的獲獎者信息,往年每個人的國籍它都寫了。(今年的國籍信息在它其他文章裡也有)

至於開頭那張央視新聞圖片,在其他相關長文裡,是有更詳細信息的。

也被人吐槽的新華社,在那篇快訊文章裡,耐心往下拉,就能看到同樣詳細到學校的信息介紹。

也就是說,只要篇幅和時間給足,媒體都會寫滿基本信息的。

只是我們可能沒有看全。

當然,我們的傳統可能只是我們的。

就像電影裡一位功夫巨星說的,外人不喜歡我們,我們也不喜歡外人。

那諾獎官方怎麼做呢?

先回顧一下上文裡質疑的帖子提到的“諾獎官方宣佈時會把名字和國籍放一塊”。

對此,有幾種方式可以瞭解相關這點。

一種是線上。

X站上的“The Nobel Prize”,它會第一時間公佈諾獎信息。

還有諾獎官網黃燦燦的,在輸入框裡可以輸入你想找的人物。

一種是線下。

每年都會有供記者採訪的新聞發佈會,比較詳細地闡述獲獎者的研究成果。

我們先窺探一下大衆熟悉的X站。

報道物理學獎時,The Nobel Prize寫的是:“2024年#NobelPrize物理學獎授予 John J. Hopfield 和 Geoffrey E. Hinton”。化學獎、生理學或醫學獎也是這樣不寫國籍。

以前也這麼做。

當然,這次韓國女作家韓江拿獎了,這在推文裡明確註明的。

那有沒有可能,一人獲獎時才寫出國籍?

結果我再一查發現2021年時一名黑人小說家拿獎不寫國籍。

他叫古爾納,寫的是移民文學,百科上註明英國籍坦桑尼亞裔作家。可同樣作爲移民作家,石黑一雄獲獎時,就註明英國國籍。(圖見下文)

時間一變,2016年頒給鮑勃迪倫時又沒寫他是美國作家,只是在頒獎理由裡提到了“美國歌曲”。

再往前,2015年和2017年的時候甚至獲獎理由都沒寫上。

可見,快訊沒什麼約定俗成的規範,爲了搶熱點,把主要意思發了得了。

只是最近幾年,The Nobel Prize意識到了得統一格式,顯得專業一點。

這也沒啥奇怪的,世界就是草臺班子。

不過也許X站上的運營人員只是一個小編,沒有諾獎評委那麼高水平,考慮全面,那我們就去官網看看。

更直白了。

只有真人圖、得主名字、以及簡短的一二十個詞的獲獎理由,沒有國籍標註。

十多年前愛麗絲·門羅獲獎時如此,十年後韓江獲獎時亦如此。

同樣,十年前的化學獎如此,十年後的化學獎亦如此。

所以我不知道他們說的“官方宣佈時”指的是什麼。

如果是後續的生平介紹、頒獎典禮和詳細報道,肯定是帶了國家信息。

但這也沒改變一開始官方發佈可以很簡略的事實。

這時候可能有人質疑我,說那是你沒看全。

新聞裡不是有瑞典皇家科學院藍底白字的圖嗎,裡面就寫了啊。

確實如此,這就是另外一個瞭解獲獎者身份信息的途徑——新聞發佈會。

這場發佈會由瑞典皇家科學院秘書長主持,用瑞典語和英語講兩遍,公佈幾位獲獎者。這時候一般會標註國家信息。

‍類‍似這樣:

‍‍

爲什麼我要說“一般”和“國家”呢?

以化學獎爲例,2019年、2020年兩年裡是沒有提及的。

而且,很多時候是帶着國家字樣的,不一定是國籍,也可能是獲獎者的任職單位。

至少2013年至2017年就這麼寫。然後這個關鍵信息到了2018年和2021年又成“國家”。

神奇的是,2022年和2023年寫的又更像是任職單位。

你看看,這麼隨意,這麼變來變去。

那我們只能說發佈會沒有統一規範,只是一般情況下會公佈獲獎者的任職單位。

到了物理獎那邊也如此。

有時候只有人名信息;有時候帶上國家信息,有時候帶着任職機構。

越看越亂,你都想吐槽一句:請用仿宋GB2312字體。

不過一眼瞄完這些圖,你可能覺得最近兩三年諾獎總公佈那個單位或國籍信息了吧。

好巧不巧,2024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的告示又很簡約,都快要啥沒啥了。

對了,2020年這個獎又寫上任職單位了,只是那次不提單位所在國。

還是那句話,諾貝爾獎發佈會也沒什麼統一規範。

什麼年份愛怎麼來就怎麼來,什麼獎項愛怎麼來就怎麼來。

都亂成一鍋粥了。

這時候或許有人想說,諾貝爾獎官方畢竟不是媒體,一開始曝光簡略點就簡略點,歐美媒體總不至於這麼糙吧。

可能紐約時報偏偏不這麼想。

路透社覺得還可以簡潔點。

到了CNN那邊更過分。

直接就是三位科學家,用一個籠統的理由表示他們拿了諾貝爾獎。

名字沒有,國籍沒有,所屬大學或研究機構也沒有,甚至頭像都沒有。

有的還是老的不知道哪年的圖。

那你總不能說CNN這家美國媒體嫉妒自家美國人拿獎了吧。

有時候長文報道,也不怎麼提他們的國籍,哪怕他們不都是一個國家的。

這時候也給我們一個啓發:

快訊帶不帶國籍,完全取決於編輯習慣;

媒體報道時有自己詳略得當的考慮,況且新聞學三要素也沒缺啊。

既然如此,我們何必一驚一乍呢?

相比於“我們又不自信了”的觀點,另一邊也有一些網友在罵。

這個身份政治了,那個討好西方了,還有誰誰誰的作品不如網文大神寫的。

不是說諾獎不能被批評,只是這種論調比十多年前的民科都粗暴多了,又有多少討論價值可言呢。

而且他們刻意忽視自身悖論。

一會兒說這些獲獎者滿足了薩義德說的西方對亞非拉的偏見;一會兒又不覺得薩義德這個美國人有立場問題。

一會兒覺得西方科技從永樂大典中而來,一會兒又怪西方沒有開源勇氣。

在銳評諾獎時, 又 不去了解客觀信息,本身就很抽象 。 也許我們只是渴望諾貝爾獎太久了,所以一些人恨鐵 不成鋼,甚至陰陽怪氣。

但諾獎有一定滯後性,考慮到最近二三十年我國科學與技術的巨大發展,未來我們還是能拿很多獎的。

既然如此,不如放寬心態,跟隨年輕的步伐玩玩梗。

你看,對二次元文化做出卓越貢獻,我可以拿獎;

AI制霸諾貝爾獎後,黃仁勳也可以拿獎。

或者再突破思維。

文學獎接點地氣,頒給CHat GPT和創始人,來一出真人與AI一同拿獎的好戲。

人人都有諾獎拿,某種程度上對齊了人類社會顆粒度,也蠻好的。

不過我的問題更功利一點。

評獎評優時,諾獎不能只算省級吧?

(一個段子,切勿當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