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見我思-借鏡開發Covid19疫苗的新「創新典範」

各方在疫苗開發與製造供應的開放創新與協同合作,可視爲新的「創新典範」,值得未來科技計劃規劃與執行的借鏡。圖/美聯社

近期因Omicron變種而疫情再起,疫苗的供應再次成關注焦點。雖然,人類如何成功化解Covid19變種再起的循環,仍未有定論,不過當前全球能有充足的疫苗供應,其實是源於各方在疫苗開發與製造供應的開放創新與協同合作,使得開發疫苗與產製速度突破有史以來最快的紀錄。這次開發疫苗的成功流程與經驗,應可視爲新的「創新典範」,非常值得未來科技計劃規劃與執行的借鏡。

在2021年2月底,輝瑞/BioNTech、Moderna及AZ獲得美國、歐盟或英國所通過的緊急使用授權(EUA);亦即,大約在WHO正式宣佈Covid-19爲全球大流行(global pandemic)疾病的一年左右,通過授權大量使用。相對於過往一般須超過十年的研發,到通過使用授權,大幅縮短到一年內。

固然這些疫苗可以獲得授權,有着爲了因應全球大流行疾病,而採用了緊急使用授權,不過疫苗涉及到人的生命,科學的嚴謹性絕對是必須嚴守的基本要件。

這三種較快通過EUA的疫苗,其實都不是從零開始研發。以AZ來說,參與的牛津大學實驗室,在2012年就已經建立ChAdOx1腺病毒載體,並運用它開發出伊波拉和MERS疫苗,而且已通過兩期臨牀實驗;而BNT與Moderna,則是以超過30年研究經驗,在2010年才獲得創投資金挹注的mRNA技術爲基礎,發展出可將RNA送入人體由人體細胞自行生產能夠對抗特定疾病所需的蛋白質,得以加速疫苗的開發。不論那種Covid19疫苗,其實都是奠基於多年來產學界過往開發疫苗所累積起來的技術與研發能量,才能讓此次Covid19疫苗的開發與量產得以進行。亦即,足夠的技術及研發能量是最基本的要件。

除此之外,根據輝瑞執行長Albert Bourla的經驗分享,本來輝瑞的經營理念,已確定將其價值鏈中每個環節的數據都數位化,並聚焦在關注所有的利害關係人上。

在這樣的經營理念下,Covid19大流行下「拯救生命」的目的非常明確,而他所提出的「在秋天開發出疫苗」具體目標,引領了輝瑞旗下的同仁前進;同時,輝瑞及嬌生(Johnson & Johnson)發動業界必須在研發過程中嚴格遵守科學流程和安全標準的共同倡議下,輝瑞宣佈了五點計劃,例如分享數據、分析結果及病毒檢測分析工具、提供小型業者藥物開發的專業知識(例如,如何因應複雜的臨牀與法規的流程),提供製造能量給任何經批准的療程或疫苗等。

而輝瑞與BioNTech在2020年3月簽了合作意向書:BioNTech承諾把創新的mRNA技術,結合輝瑞的研究、法規、製造和經銷的能力。只是,經過了將近一年,才正式簽訂合作合約。雙方在共同目標下,相互的信任,行政程序成了配角。

共同目標的任務導向,建立起彼此信任,開放合作,降低官僚及行政束縛,鼓勵突破既定框架思維,以善用數據化模式前進,帶動了整個疫苗研發的速度。這些以任務導向出發,融合有助於創新進步的作法,應爲此次成功的充分條件。

面對未來,臺灣將面臨減碳/零碳、氣候變遷、綠色能源及人口逐漸高齡少子等趨勢,提高生產力、維繫國民健康及生活環境品質等未來挑戰。面對這些挑戰,其實都可像因應Covid19一樣,先定義出明確目的方向然後定義明確目標的模式因應:在明確目的方向下,透過政府及業界科技經費,鼓勵各種可能的解法出現,同時累積技術與能量;然後,以具體明確目標引導,有系統地開放創新整合可行解決方案,落實過往累積的技術與能量,以具體目標爲基準逐步化解問題,讓整個社會及產業享受科技計劃研究帶來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