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家鄉| 在安徽,重陽節是一個怎樣的節日?

歲歲重陽,今又重陽。

作爲中國七大傳統節日之一,重陽節在我國民俗文化體系中佔有重要的地位。與大多數傳統節日不盡相同的是,重陽節是一個寄託情思最爲綜合豐富的節日,曬秋、登高、祭祖、賞菊、飲宴……

但在時代流變中,由於它的傳統習俗與紀念方式較爲複雜,重陽節成爲當今最鮮爲人知的中國傳統節日之一。你還記得上次看到菊花酒是幾時嗎?甚至連學者也無法就茱萸的具體品種達成一致。

不過,在安徽,這座歷史文化底蘊深厚、山水人文一體的中部省份,卻傳襲了諸多具有美好寓意的重陽節活動習俗:在重陽會中敬老孝親、在曬秋中感受豐收的喜悅以及承歡膝下的幸福,在登高辭青、賞菊打糕中祈求生活順遂和家中長者康健長壽。

今天,在這“佳節又重陽”的日子裡,讓我們一起去找尋江淮大地的重陽習俗與敬老傳承。

敬老孝親之節:陪伴長者 祈望福壽綿延

“還似今朝歌酒席,白頭翁入少年場”。菊花盛開時節,晚年白居易與少年飲宴而坐,共賞皎潔白酒,無限情趣油然而生。

“慈孝天下無雙裡,袞繡江南第一鄉。”——該詞句出自乾隆皇帝之口,地方則爲被稱讚爲“江南第一鄉”的鮑氏家族地——安徽棠樾。

這裡,棠樾牌坊羣名揚天下,七座聳立,無論古今,安徽都以“忠、孝、節、義”爲道義順序。其中的一座明代牌坊,橫匾上鐫刻“御製慈孝裡”幾個大字,爲皇帝表彰徽商鮑壽遜父子而建。

綿延多年,孝悌成爲徽州人做人的基本準則。而孝最基本的內涵就是孝敬長輩,在牌坊的象徵與教誨下,徽州衆多的族規家訓中都有關於孝道的禮規,其要求子女“孝敬長輩,事必躬親;涕唾痰涎,不可憎厭;長輩訶責,毋得分理”。

用今天的話說就是,素日要敬愛長輩,老人的事情要多幫忙,老人的生活習慣要加以包容,對老人的言語不能句句爭辯。

可見,自古以來,安徽就注重孝道恪守與家風傳承,而在重陽節這一天各地更是會大擺宴席,請四方長者匯聚一堂,共敘尊老與敬老之意。在安徽皖西太湖一帶,重陽會的習俗流傳至今,該會爲首者爲年齡較大者九人,謂之“九老”。由九老出面邀集衆人集資主辦,每年重陽節聚餐一次,吃蒸麪,飲菊花酒,象徵大家健康、長壽。

《素問》有云:“天地之至數,始於一,終於九焉。”民間也認爲“九九”音諧“久久”,重陽便有了長長久久之意,寄託着對老人健康長壽的祝福。

今天,讓我們走上街頭,細看茱萸一笑,祝福長者健似常年。

穀物曬秋之節:喜悅琳琅 共度豐收光景

秋季正是天地最嫵媚時刻,也是皖南山區最美的時節,“楓林相間,五色紛披,燦若圖秀”,這是徐霞客在樹葉轉黃之時到訪黃山的所感所嘆。

秋色繽紛中,“曬秋”也成爲皖南山區重陽節見證豐收喜悅的獨特習俗。村民們頭頂着要晾曬的農作物,穿梭在村莊小巷中。

村莊的道路兩旁排列着曬場,這裡是展示農作物的真正場所。曬場上,村民們仔細地將每一堆穀物擺放整齊,形成了一幅幅精美圖案。這些圖案有的是象徵着豐收的笑臉,有的是寓意着幸福和團圓之意。這些曬晾場,不僅是農作物的晾曬地,也是該地村莊文化的一部分。

“玉米曬一曬,大板牙的粒子,會鍍上瓷質的光亮;穀子曬一曬,谷腦袋兒垂低,穀粒子會攝進更多陽光的香。”

小時候,爺爺奶奶們常說:和小孫兒孫女兒一起曬秋,是最開心的日子。

對於老人而言,有滿倉的穀子能保證吃喝不愁,但有家人陪伴,心裡纔會充實與安穩。

吉祥隱喻之節:登高辭青 賦予美好祝願

“獨在異鄉爲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重陽節後,天氣開始轉涼,草木開始凋零,進入萬物肅殺的秋冬,重陽故又被稱爲“辭青”。正所謂“一年好景君須記,正是橙黃橘綠時。”

在天高雲闊和層林盡染間,與家人登山既可以鍛鍊身體,更能在尋訪自然中不忘感恩萬物的滋養和父母的庇護。作爲一個境內多山的省份,安徽爲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提供了諸多可以登高而望的好去處。

與登高辭青一樣可以寄託美好秋思的活動,還有賞菊、喝菊花酒、吃重陽糕、插茱萸等。在安徽銅陵市,以九日重陽爲龍燭會,以迎山神削竹馬爲戲,可驅瘟疫。

而淮北人,多於這天吃糯米糕,因糕與“高”諧音,吃糕就象徵登高了。在皖南多吃黑芝麻核把,謂之“穿虎皮襖”,意味着秋天過去了是冬天,吃了芝麻糕能保暖,“過了重陽無時節,一交雨來一交雪。”

在亳州,有一款亳菊酒,歷史源遠流長,據傳始於宋朝,距今已有數百年的歷史,足見安徽各地對菊花酒的尊崇。古時的菊花酒,講究頭年重陽節時釀製,等到來年重陽節再飲用。無限情思,盡在其中。

1989年,我國把每年的重陽節定爲“老人節”、“敬老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尊老敬老歷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通過溯源安徽的重陽習俗,可一窺江淮大地上濃濃的敬老孝親傳統。

//END

本站新聞上流工作室

重磅打造“百城計劃·城市印象”IP

旨在發現更多城市的美!

今天的內容,是來自於

“本站城市印象”聯盟成員安徽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