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人工智能發明專利有效量同比增速超40%

新京報訊(記者陳琳)7月29日,國新辦舉行“推動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佈會,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副局長、戰略規劃司司長葛樹介紹,作爲技術創新的熱點領域,數字經濟創新也十分活躍。2023年,我國數字經濟核心產業的發明專利授權量達到40.6萬件,佔同期全社會發明專利授權總量的四成半,近五年年均增速達到21.0%。

截至2023年底,共有15.5萬家國內企業擁有數字經濟相關發明專利,較上年增加3.1萬家。特別是在人工智能領域,創新活力更加強勁。截至2023年底,我國人工智能發明專利有效量達到37.8萬件,同比增速超40%,是全球平均增速的1.4倍。

葛樹介紹,在國內創新加速的同時,國外企業也在不斷強化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在華的專利佈局。截至2023年底,共有93個國家(地區)在華擁有數字經濟核心產業有效發明專利,其中61.8%屬於數字產品製造業。

數據知識產權制度是數字經濟發展的基礎性制度。近年來,國家知識產權局積極探索構建數據知識產權保護規則,助力數字經濟做優做大做強,取得初步成效。包括提出了構建數據知識產權制度的“四個充分”基本原則,組織圍繞數據知識產權保護對象、保護主體、登記方式、權益內容、保護方式、運用模式等關鍵問題進行了深入研究,爲構建數據知識產權制度打好理論基礎。同時在全國17個省市開展數據知識產權試點,頒發數據知識產權登記證書超過8700件,數據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金額超過55億元。

編輯 樊一婧

校對 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