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樓市形勢已明朗?未來將有一半的家庭,將遭遇這“4大挑戰”

俗話說的好,要想“樂業”必需先“安居”,畢竟無論是買房還是租房,對於我們日常生活中都是必不可少的事情,而且我們每個月還需要在這上面付出幾百或者上千元的支出,所以買房就成爲了很多人的主選之一。

但在前幾十年我國房地產經濟迅速發展的時代,很多一線城市的房價也是翻了數倍,更是有人從此掙取了一大筆可觀的收入。

但隨着這些房價先後暴雷後,如今樓市的未來走向也變得複雜,更是有專家認爲,在未來全國將會有50%的家庭,在購買房子的時候將會面臨着“4大難題”。

那麼,今天就讓我們來看下這“4大難題”分別是什麼吧!

哄炒房價

從2003年開始,房地產市場就出現了一種“炒房”的稱呼,一些投資者專門看中一些中、高檔小區,畢竟這些地區具有一定的升值潛力,於是很多人就開始藉機囤積房源,並且到升值後轉手售賣。

而且他們在購買的時候,就會專門與志同道合的人或者親戚朋友們一起,然後專門找到銷售主管進行談折扣,畢竟這樣不僅他們可以以優惠的價格來購買房源,而且銷售人員還能得到一筆不菲的提成收入。

尤其是在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在最近的這些年來,房價的漲幅可謂是飛速上升,有些更是直接上升了幾倍或者幾十倍,而且這也給很多人一種假象,那就是買房是一種“穩賺不賠,有升值空間的”做法。

畢竟相對於車來說,它是一種損耗品,哪怕是剛出4S店的新車,就會立馬掉價折損,但是房子卻不同了,不僅可以自己居住或者出租,而且還可以直接售賣,所以很多人哪怕是揹負貸款也要去購買。

不過在最近的這些年,房價的黃金週期卻逐漸消失,更是打破了“只漲不跌”的現狀,這也讓很多投資者面臨着虧本的現象,不過對於這樣的情況,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就曾表明:“房子是居住的,不是用來投資的。”

不僅如此,隨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各個城市也已蓋起了一棟又一棟的房子,這也就導致市面的房子出現了“飽和”的狀態,而面對那些炒房客,爲了能及時止損,就會以低價的方式將這些房子售賣出去。

賣房競爭壓力大

對比於前幾年來說,每當有樓盤開始之後,就會有很多人排隊全款進行購房,但是到了現在,每一個樓盤的售樓部也只是零零散散的幾位客戶,而且哪怕是這些樓盤的價格下降,也很難有人去購買。

這其實就是因爲這些價格並沒有達到購買者的心理預期,而且隨着現在年輕人的消費水平提高,很多人都一直保持着“月光族”,這也就導致他們手中並沒有任何的積蓄,根本就沒有能力去進行購買。

而且在購買的時候,還要揹負着昂貴的房貸,就比如按照月薪3000來講,每個月的工資恐怕是全部用來償還房貸了,在加上一些二手房的大量出售,也就導致它的價格要遠低於新房的價格,因此二手房交易活躍度遠高於新房。

“以舊換新”時代

根據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劉世錦認爲,目前我國人均收入大概在1.3萬美元左右,而且這相對於來說是一個水平較低的方面,所以爲了能夠更好的解決住房問題,我國就推出了“以舊換新”的方式。

這樣做的目的就是推進商品房“以小換大”“以低配換高配”的方式,畢竟在購買新房的同時,就會面臨着餘額不足的情況,這時候想要將老房子售賣,就需要等待很長的時間。

而這個政策推出之後,就可以有利於業主換新房的積極性,更是可以降低換房的成本,而且從各個環節中,都有相關政府的扶持,降低交易的週期,更是可以更好的消化存量房產,加快推進交易達成。

根據中指研究院監測數據,截止到2024年5月13日,全國已經有超過60個城市支持住房“以舊換新”的原則,這也就意味着,將來我們在購買房子的時候,就可以大大的減少資本的投入。

壓力太大

雖然說這樣可以讓購房者緩衝一下壓力,但是隨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物價也是大幅度的上漲,這時候人們就不得已面臨着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環境,而且對於一些年輕族來講,這無異於是巨大的壓力。

而且每個月在償還房貸的時候,就意味着他要將手中的工資進行“精打細算”,尤其是對於剛剛步入婚姻的家庭,可謂是難上加難,因爲光是彩禮,就可能掏空了一些家庭的積蓄,更別提借款買房了。

所以在面臨着巨大的壓力之下,很多年輕人都會選擇不婚或者不孕的情況,畢竟孩子的教育也是一大筆昂貴的支出,每個月的收入能夠在支出方面達到平衡就已經十分不錯了,更別提什麼娛樂項目了。

而且還有一些年輕人,選擇了一種“新穎”的存錢方式,那就是不購買房子,這樣就不會有房貸了,然後就將手中的錢財放到銀行吃利息,比如手裡有個幾萬塊錢的人,就可以實現“早餐自由”、“奶茶自由”。

然後就是將收入與支持的細節把控十分完善,更是避免失業、裸辭等經濟波動帶來的影響,不再爲“碎銀幾兩”焦慮,先一步在精神上實現了“局部退休”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