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該怎麼熬過高三呀?好累。”高三生的一天,聽完竟莫名的心酸
作者:主創團·遇見小媛
表姐家的孩子明年就要高考,不久前回家小聚,小姑娘問我:
“姨,我該怎麼熬過高三呀?好累。”
她用了“熬”這個字,一時讓我感到詫異。
接着她把困擾一一道出,我拼湊出了高三黨忙碌的一天:
早上不到六點,高三樓的教室燈就已點亮;
中午下課,百米衝刺到食堂;
午休期間,總有一批同學埋頭刷題;
下午活動時間不多,偶爾體育老師會“請假”;
到了晚上,宿舍熄燈後還有同學開着小檯燈學習。
分秒必爭的狀態,給了她很大壓力:
“別人都拼命地學習,我只要打個盹兒,都覺得是拖了後腿。”
言語間盡顯迷茫,卻又反映出更多孩子和父母都繞不開的話題:
當內卷不可避免,我們該做出怎樣的選擇?
孩子需要鼓勵,就像植物需要水
最近重溫教育紀錄片《了不起的媽媽》,對這樣一期節目印象深刻。
上海,晚飯過後。
一位媽媽正在書桌前,陪着剛上一年級的兒子小田刷題。由於訓練題超綱,孩子很快就遇到了難點:
一堆草莓不到30個,平均分給4個小朋友剩1個,分給5個小朋友剩1個……
對此,小田沒有思路,反而猜起了“謎語”:30?28?26?
見兒子這麼不着調,一旁的媽媽逐漸失去耐心,最後幾乎是吼着喊出聲:
“答案到底是幾個?爲什麼第一遍做不對?”
壓迫感很強,但這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
小田還在上幼兒園時,各種輔導班就給安排好了;後來搖號沒分到熱門小學,小田的媽媽還和丈夫大吵了一架,埋怨對方沒買學區房。
站在成年人的角度去看,會認爲帶娃並不是一件易事,比如你可能要面臨:輔導作業時的崩潰、青春期的叛逆、甚至無休止的冷戰……
精神內耗,席捲兩代人。那麼,該如何從這種心理困境中解脫出來呢?
關於這一點,彭凱平教授在新東方家庭教育論壇上的演講中,給出了建議:
“父母要保持鈍感。先從欣賞表揚開始,欣賞自己,欣賞孩子。”
這並非一家之言,哈佛大學心理學系研究發現:一切偉大的科學發現,不是在痛苦的處境下產生的,而是在積極放鬆的狀態下做出來的。
由此可見,高壓環境未必會激發孩子的潛能,但營造一個和諧幸福的成長環境,往往能讓他們更富有創造性。
像是大衆熟知的數學大神韋東奕,很多人都知道他在數學領域頗有建樹,但少有人知道,在這背後,還有父母的託舉。
那時,因爲不合羣,同齡人會調侃韋東奕是“數學怪胎”。
但韋父並未因此迎合外界,而是尊重孩子的個性,在接受採訪時,他也只是笑着說:
“完全是尊重他的興趣,有興趣他就自己愛學,全力支持就對了。”
誠然,處在青春躁動的年紀,父母的庇護不再是庇護,反而會成爲孩子開始探索價值觀和興趣的阻礙。
育兒如養花,秘訣是順其本性,而非消耗孩子的熱情。
成功的教育,沒有標準答案
這幾年,伴隨着“雞娃”一同出圈的,還有“青少年抑鬱”:
成績優秀,吃穿不愁,也沒遭遇過創傷、打擊,怎麼就生病了呢?
我們試圖爲這種“心理感冒”尋得合理的理由,譬如心理承受能力太差、學習跟不上、人際關係出現了問題……
父母一心爲孩子着想,可過於操心也容易陷入誤區:答案越標準,孩子越壓抑。
換個視角看問題,心裡反而會敞亮許多。
彭凱平教授就舉過一個例子,解釋了我們越來越焦慮的成因。
他坦言,當下不少人的忙碌程度都差不多。
比如,俞敏洪老師每天至少要工作16個小時,而自己在參加論壇時,行李就放在外面,因爲還要趕往下一站。
競爭越來越大,你不得不加快步伐。
但比起和別人比,保持自己的節奏,才能找到適合的路。
這一點,放在家庭教育中,同樣適用。
再講一個故事。
主持人白巖鬆小時候玩過一個遊戲。
就是作爲數學老師的舅舅,有個學期總是給他一個幾何圖形,對方畫完一條輔助線後,就讓他畫第二條。
一般來說,幾何題畫一條輔助線,就能得出答案。
但實際上,一道題有好幾種解法。
正是這種發散思維,讓他在多年以後也能從不一樣的角度看問題,所以他說:
“不要給孩子一個標準答案。”
當我們把第一個答案作爲“標準”的時候,孩子在還沒找到第二、第三個答案之前,也許就停止了。
被動丟掉好奇心和創造力,這是“人云亦云”。
真正尊重孩子的成長,是在還有懷着熱情尋找答案時,就讓他們知道:
很多問題的答案不止一個,即便錯了,也是個新思路。在此基礎上轉換視角,或許就能找到最優解。
告訴孩子:“你是一個獨一無二的人”
北大副教授林小英在母校和孩子們交流時,有個女孩站起來問她:
“找不到自己的目標,但又很希望自己考上很好的大學,應該怎麼辦?”
聽完後,林小英沒急着回答,反而把重點放到了女孩的話上。她先是問“大家知道她叫什麼嗎?”
大多同學搖搖頭。
接着她又讓女孩自我介紹,並告訴在座的孩子:
“你是個獨一無二的人,你是有名字的,你不是芸芸衆生當中的一個符號。”
對此很有感觸。
的確,教育避不開內卷,但掌握好度才能事半功倍。尤其是在集體教育中,孩子更需要人格獨立,而非複製他人的人生。
誠如一句話所言:
“人生是長跑,跑在前面的只是很小的一部分人,大部分人最後都會成爲普通人。”
讓花成花,讓樹成樹,就已然是教育的成功。
那麼,具體可以怎麼做呢?培養孩子這3個“充分”能力,供家長朋友們參考。
1.面對自我的能力
很久之前,我問剛上小學的兒子:
“你長大後想做什麼?”
他想都沒想,就回答了我的問題:“想當科學家,科學家當不了,就當警察、醫生。還不行,我就找其它的工作,賺了錢養你和爸爸。”
聽到這,我笑得合不攏嘴,結果這孩子停頓了一下,接着說:“不過,我做不到。因爲我拼音不好,記不住。”
看着失去信心的兒子,我收起笑容,拍拍他的肩膀說:“這不一定是壞事呀,說明你提升空間很大呢。”
這小子才咧着嘴笑了起來。
所以,如果孩子尚不能正確認識自我,還請多給他們一些耐心和引導。
即便是很小的想法,也別忘了多鼓勵孩子嘗試,別打擊他們的自信心,這樣他們纔會慢慢正視自己的對與錯。
2.自我驅動的能力
平時和幾個寶媽閒聊,瞭解到有寄厚望於孩子的家長開始喊口號:
“只要你肯學,爸媽做什麼都行。”
可事實是:父母鬥志滿滿,孩子三分鐘熱度。
對於內驅力不強的孩子,比起“盯梢查崗”,逐步放權顯然更有效。
譬如,在做作業這件事上,可以詢問孩子“先做語文,還是數學”;
娛樂時間,把看電視還是玩遊戲的問題,拋給他們自己做決定;
不給孩子提前預設答案,選擇纔會變得更自主,“你自己決定”這句話也才更有分量。
3.應對未知的能力
生活中不難看見這樣的孩子:
一輸就崩潰,一難就退縮;面對不確定的事情,還沒堅持到最後,就像癟下去的氣球泄了氣。
細究原因,倒也不是真想半途而廢,只是比起後悔,他們更害怕失敗。
因爲對未知恐懼,所以才畏畏縮縮。
碰上這種情況,父母可以先陪孩子完成一件富有挑戰性的事,等他們做好心理建設後,再逐步放手、放權。
如此一來,不論未來面對競爭還是合作,他們也會抱持勇氣直面真實。
著名心理學家卡羅爾·德韋克在一項研究成果中指出:
“學習能力不是本能的、不變的,而是可以培養、增強的。”
爲人父母,可以誇別人家的孩子優秀,但也別吝嗇對自家孩子的誇獎。
當我們面對學習跟不上、調皮貪玩的孩子時,不妨用“解放思維”代替“搶跑計劃”,培養孩子的學習能力和技能,他們也會因此走得更遠。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