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香港金融中心地位 未雨綢繆貨幣戰

北京此次公佈擴大人民幣互換規模與「互換通」政策,可視爲穩住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即時雨」。圖爲中國人民銀行資料照片。(中新社)

香港特首李家超及其政府班子首個上班日,北京即宣佈推動陸港「互換通」及擴大人民幣港幣互換規模。這兩項金融大禮包,無疑將發揮穩住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短期效益,長遠來看可解讀爲,北京觀察俄烏衝突後,爲強化人民幣抵禦西方制裁風險韌性,助推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的長遠舉措的一環。

香港在經歷過反送中運動、《香港國安法》效應下,政經環境面臨巨大沖擊,而新冠疫情更讓香港經濟雪上加霜,就連港府官員也悲觀認爲,今年香港GDP成長可能下修至1%或2%;也因爲如此,香港能否繼續維持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成爲各界最關注的議題。

事實上,大陸近年積極喊出陸港一體化發展,一方面希望香港融入大陸發展,另一方面北京也盼藉由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讓人民幣「走出去」。而隨着滬港通、深港通、債券通乃至基金互認等資本市場互聯互通機制陸續到位,更讓陸港兩地金融合作緊密連繫。

而此次公佈擴大人民幣互換規模與「互換通」政策,單就政策面雖只是上述金融合作的深化,但若放在香港近年政經與社會民生環境發生劇變大背景下,這兩項政策意義就可視之爲穩住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即時雨」。

北京此時透過政策加持,讓香港繼續保有全球最大規模離岸人民幣市場,人民幣與港幣互換規模持續成長,讓香港在國際市場擁有龐大的人民幣資金池;而與大陸更多元的跨境資金流通管道,更讓香港保有吸引外資駐留,及投資中國的籌碼,讓香港在對國際金融中心地位之爭更具優勢。

不諱言,穩住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確實是北京推出政策用意之一,但若把格局放大,從人民幣國際化角度來看,北京持續對港釋出利多,不只是意味香港需要大陸,某個程度上也表明,北京眼下也離不開香江的國際金融優勢。

尤其在審視俄烏衝突,西方大規模金融制裁俄羅斯後,或許更讓北京認定需要加快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以香港爲窗口,藉由互聯互通機制,開拓更多有別以美國爲首的西方國家,擴大人民幣計價商品市場,最終達到強化人民幣韌性目的,以便爲未來的可能發生的「貨幣戰爭」作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