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界盼 藏品安置歸屬明確

真理大學二度麻豆校區臺灣文學資料館換鎖,讓臺灣文學資料館名譽館長良澤不得其門而入。(劉秀芬攝)

對於真理大學麻豆校區臺灣文學資料館的館藏,究竟歸創辦人文獻提供者張良澤所有,還是校方私產,又該如何妥善管理,在文化界掀起討論。許多文壇人士爲張良澤抱屈,作家向陽就感嘆:「真是不可思議啊!爲臺灣文學貢獻一生的良澤兄委屈受辱了。」

作家陳芳明認爲此事猶如浩劫,在臉書貼文表示:「身爲文學研究者的我,在此公開譴責,希望該校立即對國人道歉,也向張良澤教授道歉。臺灣所有的臺灣文學研究者都站出來譴責,臺灣所有獻身教育工作者,也都站出來爲張良澤聲援。」

作家李志銘認爲,此次事件點出文學史料財產歸屬問題,校方認爲這是他們的私有財產,但校方忽略的事情是,其中許多部分並非學校自己出錢購得,「是由張良澤教授個人耗費了數十年青春動用自己的人脈關係取得作家信任而在此捐贈或寄存他們的手稿書信,甚至自掏腰包購入了不少珍貴絕版文學書刊。」

李志銘表示,其實類似的事件過去也發生過,例如校方管理不善,缺乏整理外界無法利用,甚至造成文物受損,「究竟是『公共財』或『私有財』?廣義來說,這些史料同時也該是屬於全臺灣文學界的『文化公共財』,只是在名義交由真理大學執行『管理權』來進行保存。」

出版社編輯私下表示,此次事件彰顯了臺灣目前還沒有一個能因應現代需求,專爲大量文學資料典藏、研究與應用而重新設計博物館,以及更高層級的單位,「現在如果不是把這些文學資料往閒置文資古蹟擺,就是依靠民間個人與單位找地方放。這個問題,遲早要面對。」

文化部則迴應,關於真理大學臺文館一事,正持續瞭解關注中。真理大學及張良澤教授在1997年就共同合力設置臺灣第一個臺灣文學系及臺灣文學資料館,對於臺灣文化的貢獻有目共睹,「期盼雙方能秉持過往情誼,平和妥善處理本次事件,文化部將持續關注並提供必要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