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部的綠潮計劃

(圖/本報系資料照)

文化部明年編列預算增加64.4億,成長幅度近32%,主要是文化部長史哲力推「黑潮計劃」,獲得政院4年100億支持,近期更宣佈推動「國際臺劇徵案」。看似理想的臺劇願景,蔡政府的實際目的又是如何?

美國流行文化風靡全球,當「韓流」崛起,刺激臺灣人「好想贏韓國」的心理,但當韓劇與電影、KPOP從亞洲佔據到歐美,Black Pink、防彈少年團讓歐美人成爲「哈韓族」,更讓臺灣不停討論如何趕上韓國。

臺灣流行文化曾位居華人圈的領導地位,8、90年代創造出的華語音樂歷久彌新,直到今天依舊是多少人的回憶殺。陸港星馬歌手爭相到臺灣出道,因爲當時臺灣就是華人樂壇的領頭羊;戲劇亦是如此,臺陸合作的《還珠格格》萬人空巷,紅到越南去;華視《包青天》,竟也成爲韓國人的童年回憶;《流星花園》反銷回日本。

然而輝煌時代過去,臺灣人從哈日、哈韓到現在追陸劇、聽抖音,自產自銷的影視音作品愈來愈少火花,發生什麼事了?

近年文化部持續透過文策院投資影視作品,假設產業是因資金不足難以成長,那麼當政府挹注資源,怎麼蔡政府心心念唸的「臺流」愈來愈消聲?

事實就是蔡政府標榜的「多元」與「臺灣特色」,嚴重窄化外銷市場。舉例來說,若只要標榜性平、族羣,或沾點反威權的邊就可加分拿補助,創作者自然會往這方向提案,最後成品變成「演給文化部看」,而忘了觀衆是誰。當「元素」蓋過「劇情」,政府鼓勵少數題材的結果就是排擠主流題材,因爲政治正確才能脫穎而出。

此次文化部推出的國際臺劇徵案,標榜要多元題材、獨特性及國際性,卻也註明「以呈現臺灣歷史文化及時代縱深」優先投補,實則爲限縮國際市場性。

因爲,主流市場恐怕都不是這樣的電影。就像《斯卡羅》不但獲官方挹注,政府出資的「Taiwan+」還高價購買版權,看似風光,但內容談的卻是連臺灣人都陌生的歷史,自然很難走出臺灣。

演變到今天,過度強調「歷史文化、時代縱深」元素的結果,限縮臺劇外銷之餘,反而成爲民進黨推動臺獨意識形態的工具。這等於是編上億預算,逼着一批好導演、好編劇、好演員去當1450,在資源已經匱乏的文化圈搞文化綁樁、搞大內宣。曾在高雄主導罷韓的史哲,搞出來的「黑潮計劃」,恐怕根本是在演一出「綠潮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