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定民生應落實全民食物權
(圖/本報系資料照)
穩定糧食供應及糧價始終是全球各地民衆關心的議題。今年以來原本國際稻米價格平穩讓各界稍微放鬆,卻傳出日本多地稻供應緊張,米價飛漲,再度引發全球關注。隨着氣候災害、貿易保護主義、經濟衝擊、能源危機等因素,加劇全球糧食體系脆弱性,是當前所有國家需要共同面對的問題。日本「米荒」提醒我們,想確保糧食穩供,從耕地至餐桌、由生產到消費,糧食供應鏈上的任何一個環節都不能放鬆。
由於食物是人類最基本的三大需求之一,受到國際重視,爲提高全球對飢餓和糧食不安全問題的關注,並推動國際社會採取行動解決這些問題,聯合國世界糧農組織(FAO)將每年10月16日訂爲世界糧食日,當天全球超過150個國家會舉行多樣化的活動來響應,今年主題爲「爲了更好的生活和更美好的未來而獲得食物的權利」,強調每個人都有權利獲得安全、營養和充足的食物。
儘管世界各地農民生產的糧食,足以養活全球人口(2022年全球人口約爲80億,穀物產量超過27億公噸,足以滿足每個人的基本糧食需求),但飢餓依然存在,全球約有7.33 億人面臨飢餓,世界三分之一的人口仍然負擔不起健康飲食。原因除了極端氣候、區域衝突、經濟衰退和疫情加劇了飢餓和營養不良外,關鍵在於糧食分配出了問題。
全球糧食生產貿易高度集中在少數已開發國家及其跨國公司手中,消費卻分散在食物支出佔比更高的衆多開發中國家,形成一邊「供應過剩」、一邊卻「食不果腹」的不公格局;加以受到先進農業享受鉅額補貼的農產品衝擊,開發中國家的傳統農業逐漸瓦解並形成對糧食進口的依賴,必須構建更高效、更有韌性的農業糧食體系以及更加公平公正的糧食生產分配體系。
當前的農業糧食系統,雖然提供相當數量的食物(2024 年全球穀物產量最新預測爲28.53億公噸),卻也產生污染,土壤、水和空氣品質退化,並導致溫室氣體排放和生物多樣性喪失等負面影響(農業糧食系統佔所有溫室氣體排放量的近四分之一,使用淡水供應總量的 70%,三分之一的食物被損失或浪費)。爲確保民衆的食物權,必須轉向基於多樣化、有復原力和永續農業生態系統的新農業生產模式。
例如,氣候智慧型農業+「同一個健康(One Health)」(人類、家畜和野生動物、植物以及更廣泛的環境的健康是緊密相連和相互依存),在確保人類、動物、植物和環境健康的同時,保護農民的生計免受動植物疾病的影響(植物病蟲害每年毀掉全球近40%的農作物,每年超過6億人因食用被細菌、病毒、毒素、化學物污染的食物而生病,42萬人死亡),並提高農產品的永續性和復原力系統,進一步來滿足人類對健康食物的需求。
爲此,政府應積極維護所有人的食物權和負擔得起的健康飲食、加強國家預防植物病蟲害的能力、透過飲食指南爲健康飲食奠定基礎、支持小規模生產者和家庭農民增強抵禦衝擊、脆弱性和壓力的能力;農民則應實踐永續農業、農作物生產多樣化、減少糧食損失;研究機構所提供的數據、技術和創新,可以成爲增強食品安全和糧食保障以及轉變農業食品系統,實現更美好未來的強大工具。
我國糧食作物生產受氣象災害侵襲,耕地過小及農地休耕及移作他用等問題影響,難以擴大糧食增產潛能,使得臺灣糧食自給率偏低(30.3%),加以黃豆、小麥及玉米等大宗糧食作物仍須仰賴大量進口,尤其隨着國人飲食習慣西化,外食頻繁,對肉類需求持續上揚(2023年國人食肉量爲 87.2 公斤,已超越主食消費),每人年平均稻米消費量則顯著下降(僅42.1公斤),缺糧高風險始終存在。
要確保糧食安全,臺灣必須重新檢討現行政策、經費、法規及制度,針對農業產銷供應鏈的各個環節做出全面修正,關鍵在於落實執行力與問責機制,纔不會「講甲一畚箕,做無一湯匙」,淪爲口水治國。(作者爲農漁經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