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定的貨幣 促進臺灣整體經濟成長

傳記文學746期《一九四九年 驚濤駭浪的新臺幣》

隔年一九五○年一月五日美國總統杜魯門,再發表「不介入臺灣海峽爭端」聲明,並宣佈撤僑,次日英國也正式宣佈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外交關係,設想如果沒有「新臺幣」及時發揮貨幣功能,有效壓制通膨、社會金融趨穩,如果沒有百萬敗退來臺的軍民誓死保衛,在美國再明白不過的「袖手旁觀」政策下,如何讓臺灣免於戰火的生靈塗炭?又如何讓臺灣結合成「反共復國」的生命共同體、免於被「解放」?

「新臺幣」發行之時,對臺灣而言,用「危如累卵、千鈞一髮」來形容,也絕不爲過;美國中央情報局研判國府撐不了多久,臺灣至多一年即將不保,故有「袖手旁觀」政策的出臺。可臺灣竟奇蹟似的沒被「赤化」,一般鹹認定是一九五○年六月二十五日韓戰爆發,美國因此提高對臺灣戰略價值的重視,才救了臺灣。

近年隨着美國當年決策檔案的開放,事實似乎並非如此簡單,在《韓戰救臺灣?解讀美國對臺政策》一書的內容介紹中指出,韓戰後期,臺灣內部的局勢穩定,讓本來被認爲行將「壽終正寢」的國民政府,逐漸在美國決策者心目中,從負債變成資產,才轉而改變不介入的袖手旁觀政策,全力支援以「反共抗俄」爲職志的蔣介石,圍堵共產黨的擴張。

雖有儲備金的「新臺幣」,發行後一年之內對美元即貶了一倍,到十元換一美元;金門古寧頭戰役、海南島與舟山羣島撤退等大量軍費開銷,迫使政府「秘密」再開印鈔機,加印了五千萬元新臺幣;中華民國敗退來臺的前兩年,這段被美國「拋棄」、很可能被中共「解放」的驚濤駭浪期間,「新臺幣」最終沒向下沉淪,正是中華民國能起死回生的保命符。

在國民政府敗退來臺之初,軍政、行政等各項開銷之大,大陸運到臺灣的黃金、白銀、銀元、外匯消耗之快,可想而知。韓戰爆發,自一九五一年,美援物資開始源源運抵臺灣,加上臺灣三階段的土地改革:「三七五減租」、「公地放領」、「耕者有其田」有成,一九五四年十二月二日,中華民國與美國簽定《中美共同防禦條約》(Sino-American Mutual Defense Treaty),臺灣平安渡過了最艱難的五年。

然不可諱言,起於一九五一年迄於一九六五年,這十五年間,平均每年約一億美元的美援,不僅平衡了當時國民政府財政赤字,讓「新臺幣」更趨穩定,促進了臺灣整體經濟成長,對日後的臺灣經濟起飛,有不可抹滅之功。(四之四;全文請見《傳記文學》2024年七月74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