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一道原本只有3分的北京中考記敘文試題,實際上卻至少值8分
本公衆號爲一線語文教師個人原創公衆號,所有文章均爲個人獨立撰寫,歡迎點擊上方的“水寒說語文”關注。
2024年第二十三期(總第793期)
雖然各種針對中考的練習題汗牛充棟,但具體到各地區而言,中考真題每年就那麼一套,屬於稀缺資源。因此,有必要充分地利用這些真題,讓學生達到舉一反三,甚至聞一知十的效果,而不是簡單地讓學生做一做,然後對對答案就算完了,那實在是暴殄天物的做法。
舉個例子,2006年北京中考語文第17題是這樣的:
解決這一問題,涉及 的文章語境是這樣的:
回答這一問題不大難,只要嚴格遵循做歸納概括題的一些基本原則,並注意到 “場面”主要包含三個要素,即地點、人物、情境,圍繞着這三個要素來概括,基本上可以做出與參考答案八九不離十的解答來。
參考答案是: 公園裡衆戲迷或拉,或唱,或聽,自得其樂。
很多學生覺得做完這個題,這篇文章的價值就到此爲止,可以扔到一邊去了,這就造成了嚴重的浪費。
根據要求,壓縮具體生動的語段,從中提煉概括出一句話來,走的是從具體到抽象的道路,這是閱讀題的常見考法。
反過來,要把概括性很強的一句話,擴展爲一個具體生動的語段,走的是從抽象到具體的道路,這是作文題的常見考法。
中考作文,老師閱卷時,常常會關注學生在作文中有無精彩的描寫,差不多因此會造成3-5分的差距,而這一段衆戲迷找樂的場面,正好可以作爲一個生動精彩的場面描寫的範本來學習。
要想模仿,至少先要看得出這一段寫得如何好。下面,將這段話拆開來做一點兒分析。
寫琴師的部分:
這幾句話有兩點值得注意:
一個是一連串的極爲準確的動詞的運用,乾脆利落。學生作文中,動詞的使用常常是一大弱項,頭腦中供驅遣的動詞有限,而且有限的動詞還不能做到恰到好處的運用。
另一個是語句先後的問題。學生寫一般會這樣寫:“他們中間的兩個老人是琴師,只見他們……”看似只是把“琴師”這個身份換了個位置,但卻失真的。真實的情形應該是看到他們一系列的動作,然後才判斷他們是琴師,而不是先下結論是琴師,然後再寫他們一系列的動作,看似只是一個語句先後的微調,但實際上涉及是否真實這樣一個大問題。
寫中年漢子部分:
爲什麼作者寥寥數筆,中年漢就子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不單是因爲有外貌描寫或者行爲動作描寫,而要特別注意反差感。 “皮夾克,扎着搶眼的紫紅領帶,洋氣十足”與唱傳統的京劇,正好構成一種反差,因此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反差感本質上是一種對比,對比是塑造人物的有效方法。
寫觀衆的部分:
“ 有的 …… 有的 …… 有的 ……” 這種排比 描寫 , 絕大多數同學都會。 但 還要 這段描寫中的 “ 具體 + 概括 ” 或者 “ 概括 + 具體 ” 的 寫法。
如果沒有前面的“評頭品足”和後面的“陶醉”其中這樣的概括,只有“有的……有的……有的……”這樣的描寫,內容就會顯得生動具體有餘,但抽象概括不足。反之,如果只有“評頭品足”和後面的“陶醉”其中這樣的概括,沒有“有的……有的……有的……”這樣的描寫,則會抽象概括有餘,而生動具體不足。只有兩者結合起來,才能讓文章達成既語言生動又條理清楚的效果。
除了分開每一部分看之外,還可以琢磨一下作者是如何有技巧地把琴師、中年漢子以及觀衆這三種人物有機地整合在一個場面之中的,是如何讓他們構成一種有機聯繫的。
當把這些問題都分析清楚之後,自己再有意識動筆去做一些場面描寫的寫作實踐,自然寫作水平就可以上一大截兒了。
我想用這個3分變8分的例子來說明,做題真的不在多,而在精,不能達到舉一反三目的做題,都是極爲低效的學習,應該毫不猶豫地摒棄。
關於中考,我寫過很多文章,具體可以看這篇文章所在的合集 :“中考,這裡全都是乾貨”。
歡迎關注我的新書《用減法教語文》,書中有很多能夠反映我的教育思想的鮮活課例。具體內容可以點擊下面的文章鏈接:
之前還寫過另外一本書:《減法教育》,具體可以參見下面的文章鏈接:
圖片來自網絡,如涉版權,請聯繫刪除 歡迎分享,若公衆號轉載,請聯繫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