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全網都在笑我們家子涵
以下文章來源於南風窗(ID:SouthReviews),作者閏然
子涵,2023年大學新生的爆款名字。
高校統計數據顯示,武漢大學有18個叫子涵的新生,東北師範大學也有12個。這個名字的年齡跨度很大,現在小學生裡叫的子涵也不少,一個班裡還會出現不同的子涵、紫涵和梓涵,真是一聲“子涵”三回頭。
正是這樣一個頗能反映時代風格的名字,近期出沒於各類視頻,看上去甚至讓人有些摸不着頭腦。
這個梗來源於一張網傳圖:一位“子涵媽媽”在羣裡說他們家的孩子子涵被蚊子咬了。隨後“子涵媽媽”在羣裡對老師興師問罪:“老師,我家子涵爲什麼被蚊子咬,幼兒園就這樣看孩子的嗎?”
她甚至質問,“爲什麼不咬其他人?”
這對話可謂相當逆天。除了“子涵媽媽”對幼兒園老師的刻薄質問外,還有“梓涵媽媽”、“紫涵媽媽”也在家長羣中發言。
/圖源網絡:子涵媽媽和老師的聊天記錄/
整個聊天截圖透露着小題大做的荒謬感,言辭激烈、莫名其妙的質問,着實令人窒息。
看似是荒誕的段子,實則是荒唐的現實,這些家長們,也許受過良好教育,但內心卻受情緒左右,不能容忍任何細節不符合自己的想法和安排,試圖去糾正一切,甚至不惜“大打出手”。
這不僅讓學校老師們苦不堪言,細思這種過度保護主義,對孩子的成長和教育,也可能是有害無益。
/NYT/
令人窒息的家長
與“子涵媽媽”現象類似的,還有“家長文學”。
只要自己的孩子受了一丁點委屈,就要找人算賬,這些家長的種種行爲舉動,近期演變成一種網絡流行梗。網友根據“發瘋文學”(一種抓狂的、胡言亂語的情緒發泄方式),創造了“家長文學”這個說法,在短視頻平臺和社交媒體跟風玩梗。“子涵媽媽”事件一出,各式妖魔鬼怪的評論接踵而來:“老師我家子涵爲什麼坐在最後面”“老師我家子涵以後不參加這個活動了”“爲什麼我家子涵拍照只有半張臉”等等。
玩梗背後,其實是更誇張也更荒唐的現實。
比如,有家長在照片裡沒看見自己的孩子,或者孩子沒有站在C位,就懷疑他是不是被欺負了。就連孩子在學校水喝少了,家長也會訓斥老師不負責任,沒有及時提醒孩子喝水。這都是媒體公開報道過的案例。
早在今年4月,一位家長在某論壇發帖,稱發現孩子學校周邊的小賣部售賣大量垃圾零食,認爲對學生健康不利。於是他找到老闆軟硬兼施,限制貨架上“不健康”的零食,還暗示自己認識工商局工作的人。
整個帖子言語間充滿了正義和自豪感,他認爲這樣可以保護自己孩子和其他孩子的健康和利益。
今年8月,又有一個很離譜的熱搜——一位家長在社交平臺發佈視頻稱,孩子買回來的一款韓式泡泡雪糕包裝形似“避孕套”,質疑這種包裝和雪糕的吃法會誤導孩子。廠家只能緊急出來迴應,“專利產品,已經生產銷售20年”。
這種過度的“愛子之心”,爲家長的過度干涉提供了太多借口,最終只將自身的淺薄與虛弱表露無遺。
這一代的家長跟上一代完全不同了,他們物質條件相對優越,受教育程度也更高。如果說上一代家長的要求僅僅是“聽老師話”和“好好學習”,那這一代家長,顯然對孩子有着全面的關注,對自己和學校也更爲苛刻。
比如二十年前,許多父母會在前一天晚上給孩子留下第二天的早餐錢,讓他自己早起去路邊買幾個包子,叮囑別遲到就行。但現在的父母,早餐親力親爲,親自搭配營養,且車接車送的不在少數。就算做得稍微粗糙一些的早餐,發到社交平臺上,他們也會感到不好意思,怕顯現出不負責任的形象。
孩子在他們眼裡,如陶瓷般易碎,而外界到處都是危險,草木皆兵。
今天的父母對孩子日常生活的規劃和監控,已經超乎了許多人的想象。他們過於強調孩子的“脆弱性”,甚至把個人的、家庭的標準凌駕於學校或他人之上,以完成對孩子的全方位保護。
這種過度關照的背後,本質是家長的焦慮無處安放。
如今,中國家長有多焦慮?2019年,艾瑞諮詢曾做過一份成長焦慮白皮書,91.5%的中國父母爲孩子成長各方面的問題感到焦慮。中青報的一份調查顯示,67.0%的受訪者將焦慮歸因於攀比心理重,64.1%的受訪者認爲現在的家長對孩子要求太高。
目前沒有新冠肺炎疫情後的相關數據,但疊加疫情對孩子學習、健康造成的影響,情況會有所好轉還是持續惡化,想必也不言而喻。
/Dawid Ryski/
有苦難言的老師
家長文學,是網友模仿家長髮言的一種“發瘋文學”,將指責老師、罵老師等情緒化表達運用到其他場景中。這一現象正是源自某些孩子家長不分青紅皁白、常常因爲一些瑣事而責罵老師。
作爲家校溝通的橋樑,老師這個羣體,自然是苦不堪言。
南風窗記者採訪了多位小學老師,他們都表示,每個老師大概率都會遇上熊家長,但凡發現半點不如意之事,他們就舉報、投訴老師。
一位名叫徐宜的某公立小學老師對南風窗記者表示:“學校之前舉行拔河比賽,我們班的一個孩子上場了,可能突然運動量大了些,第二天他感覺身上有點痠痛。 因爲這個事情,家長就跑到學校來找我,要求學校對孩子進行賠償,還得幫孩子買藥 。”
她在學校工作了八年,這種事見怪不怪了,“ 學生在學校有任何問題都是老師的過錯嗎?有些家長甚至沒搞清楚事情,就會將自己的不滿發到羣裡,指責老師。有時候正常教育行爲,也會被看作是對孩子的虐待,太傷害老師的責任心了 。”
另一位叫李靜靜的老師體會也很深。她向南風窗記者講到,在她一年級的班上,有一個小孩子跟同學打鬧磕到了一點皮。他是來自離異家庭,平常跟爸爸一起生活,媽媽從來沒關心過他,也從來沒有跟學校聯繫過,甚至沒有在班級羣裡面,直到那次磕碰後,馬上就來聯繫賠償。
“其實同學的家長處理得很及時,也去醫院檢查了,但是她就是不依不饒。”
這位家長甚至還發信息威脅老師:“要是下次我小孩也這樣推那個小孩的話,就不好說了。”
在成爲老師之前,李靜靜覺得,跟孩子打交道是一件很好玩的事情,孩子很單純,工作環境也簡單,“ 但我沒想到,現在當老師的感覺就像在做服務員。而且現在的趨勢是老師越來越不敢管孩子,鼓勵爲主,批評是絕對不能重的,更不要說抄書罰站那些 。”
每位家長都希望老師對自己的孩子上心,獲得最細緻的照顧,但在一個集體環境中,老師的注意力註定是有限的。
焦慮的層層包圍下,只會催生對孩子的過度保護,進而有損孩子的成長。
前段時間,“課間十分鐘”消失的話題引起熱議。一些學校規定孩子課間十分鐘不允許去戶外活動。
學校對“課間十分鐘”最大的顧慮是什麼?是對學生安全問題的擔憂。作爲責任承擔方,學校索性轉頭把這個問題一刀切地解決。
有老師在接受央視採訪時表示,“如果出現安全問題,對孩子來說是一種傷害,並且處理安全糾紛問題的話,相對分散我們的教育教學精力,也給學校產生一些不好的影響。”
“課間圈養”引發了許多家長的不滿,“一刀切”固然不對,但若只看學校的粗暴,而忽視背後更復雜的成因,也許並不能解決問題。這次可以是課間十分鐘,下次可能是午間休息。
在鼓勵學校轉變理念的同時,也需要增強家校溝通,二者共同來探討如何在有限的資源中爲孩子做得更多,而不能束縛正常的教育環境。
/Dawid Ryski/
保護主義的危害
教育問題,隨時能聚集起整個社會的注意力。如今,人人都以“家長文學”化身熊家長鬍言亂語,讓人啼笑皆非,但道盡了老師辛酸的同時,同樣值得關注的,是這種“過度保護主義”給整個教育帶來的危害。
如今,我們國家這種社會景觀,在其他國家和文化中,可以找到映照。
2014-2015年間,美國校園裡興起一股運動,旨在清除那些可能引起不適或冒犯的詞彙、觀點和話題,這還是大學生們自行發起的。2014年12月,哈佛大學法學教授珍妮·蘇克在《紐約客》撰文稱,法律系的學生們,要求她的哈佛同事不要教授強姦法,甚至不要提“違反法律”這個詞,免得給學生們造成困擾。
這股怪異的風潮,引起了兩位教育和社會心理學專家——格雷格·盧金諾夫、喬納森·海特的注意,他們在研究中發現,在美國,這種思潮濫觴於過度的保護主義。
早在上世紀80年代,美國人“自由自在”的童年生活,就已經變得不再常見,不像上一代人那樣,放學後也不會再盡情玩耍,或者騎着自行車到處晃盪,自然,也無法在一些摩擦中汲取經驗和教訓。
被綁架兒童的故事,頻繁地出現在新聞中,1984年,這些兒童形象,開始出現在牛奶包裝盒上。爲此,許多父母拉緊繮繩,更加努力地保護孩子的安全。校園安全政策也隨之跟進,操場上,可能存在危險的遊戲設施被拆除,學生午餐中禁止使用花生醬。
1980年後出生的千禧一代,被一致的信號所包圍:生活是危險的,但成年人會盡其所能保護你不受傷害。
智能手機和社交媒體時代,顯然更加重了這種趨勢。
家住紐約市的莉諾·斯科納茲,是兩個孩子的母親,媒體報道她讓9歲的小兒子獨自乘坐地鐵的事情後,“美國最糟糕的媽媽”這一綽號,就落在了她的頭上,她受到了全民的討伐,甚至面臨着因危害兒童罪而受到逮捕的威脅。
英文互聯網上,還出現一個詞彙——“直升機父母”,形容家長們每分每秒都懸在孩子頭頂,督促他們在學業和音樂上不斷進步。斯科納茲記錄的案例中,就有這樣一位典型的“直升機媽媽”:不允許孩子騎自行車(“她怕我會跌倒受傷”),不許他自己用餐刀切碎盤中肉食(“媽媽認爲我肯定會切到手指頭”),更不許參加滑冰之類的“粗野運動”。
彼時彼刻,是否恰如此時此刻?
前文提到的格雷格·盧金諾夫和喬納森·海特,在他們出版的《嬌慣的心靈:“鋼鐵”是怎麼沒有煉成的?》一書中,就深刻地揭示了當下學生脆弱心態的根源,在於成長過程中,全社會對孩子們的過度保護,家長、社區和學校,都難脫干係。他們也談到了這種保護主義的危害,它會徹底破壞學生的思考方式,使學生無法很好地適應職業生活。因爲職業生活本質就意味着,我們註定要跟思想錯誤的,或者令人不愉快的人和觀念打交道。
近些年來,美國校內校外年輕人精神疾病的發病率,都在不斷上升。雖然精神疾病跟自我、家庭和社會多種因素息息相關,但保護主義帶來的脆弱心態,或多或少也起到了催化作用。
回到“家長文學”。
網絡玩梗,固然有很多無意義的跟風,但客觀上,“發瘋”玩梗本身,也把許多人未曾察覺的一面暴露在公衆面前,並試圖把這種看上去具有破壞性的行爲,轉變成一種建設性行爲——讓這些家長看清現實,意識到自己是多麼荒誕,從而回歸理性,尊重客觀事實。
在信息泛化時代,孩子們也會隨時受到互聯網的影響——這也是教育的另一部分。信息、觀念以及情緒都是會傳染的,網絡一定程度上能夠幫助他們從另一個角度思考關於自身成長的環境,應對家長與學校的問題。
那位“全美最糟糕母親”的建議,是值得一聽的:“孩子們需要根基和翅膀。如果說父母給了他們根基,那麼,就讓我來給他們翅膀吧。”
最新課程
C計劃思辨閱讀課,可以引領孩子從閱讀、思辨中逐漸掌握思考工具,擁有思辨能力,讓他們能更好應對未來的挑戰。
如果想讓孩子——
懂閱讀,愛思考,善溝通,
會選擇,負責任
可點擊下方圖片體驗我們課程
歡迎掃碼諮詢
回覆[獨立思考]還可領取禮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