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母心情】融莊/家庭操盤史

公婆陸續走了,孩子們上大學後,我們夫妻就進入了傳說中的空巢期!晚餐的吃飯問題便浮上臺面:兩個人的飯菜不好煮,電子鍋一杯米煮不出好口味;菜量多菜樣就少,降低吃飯的興致還不好清盤;菜樣若要多款,菜量的準備就如同小孩子辦家家酒般(我還順勢逛市場時買了個小電鍋,並添購許多小菜盤子呢!)。於是,爲了省時省事,自然當起「老外一族」!

一開始,當外食族是很愜意的,如同婚前約會般,有期待的心境,下了班就機車雙載到四處去覓食,挺新鮮有趣的,我們還快樂地自封是「機車俠侶」呢!然而,日復一日的「今天要吃什麼?」也會造成煩惱──外食的點餐較爲單一,內容物也多普羅大衆的口味,偶爾仍會想念自身偏好的口味,動手DIY才能解決啊!

偶爾自己煮吧,但從備菜到飯後的刷洗,時間上實在很不經濟;又當煮好的菜吃到撐或實在吃不完的時候,沒出去外食的後悔就會爬上心頭。然後,一把買來只煮幾根的菜,就在冰箱躺到「終老」;更慘的是,廚藝因沒有學而時習之,連鹽巴如何適量放的技術,都明顯失了精準。好不容易用完的瓦斯桶,重叫一桶居然要加鋼瓶費,因爲超過檢驗期……咳,民生問題,果然是很大的問題!

自從老二大學畢業後,在家等候兵役及待業的期間,多了一口人的晚餐做法又不一樣了,飯量可以多一些,菜樣更是必須多的,加上當媽媽的責任感,做飯的幹勁可是大大不同。

慶幸兒子後來找到的工作就在鄰近市區,能夠住家裡,於是晚餐依然比照辦理。可問題又來了,兒子下班時間不固定,爲避免影響作息,協議各自吃,後來兒子不知道要吃什麼了,請我們幫他多備一份,於是有下廚時,兒子的晚餐就以便當形式處理。

爲了兒子的便當,從此逛市場積極多了,對於無肉不歡的兒子,魚、雞、豬、羊肉類要買,搭配着變化出現;不喜歡吃蔬菜的他,也必須強迫中獎,營養纔會均衡啊,家庭「煮」婦重操舊業,因爲在這物價飛漲的年代,不計人工自己煮的話,還是比較經濟豐富些。不同以往的是,沒有公婆在家,累了可以隨時自主的喊:晚餐請自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