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搞笑而“強行幽默”:“貓一杯”的浮誇,原本就讓人看着很心累

有關於“貓一杯”團隊造假“秦朗寒假作業”的事件,網民肯定都很有想法。

比如,它觸及了“雙減”政策,讓某地教育系統蒙受了數月的“不白之冤”;

它刺激到了不少網民們內心的“小情緒”——看那些富裕人家的孩子,過年拿着作業飛去巴黎度假;而咱們這邊,偷偷摸摸的在小區門口放個鞭炮就已經很開心了。這真真的是從娃娃抓起,贏的直接贏在了起跑線上,輸的直接輸在了起跑線旁。

不過,更重要的還在於,這個引發關注的謊言,佔據了太多的社會資源。

如果再多出幾個像貓一杯這樣編劇本的網紅,那豈不是很多相關部門都會在闢謠裡疲於奔命?

畢竟,一個謊言的出現,要用無數個謊言去掩蓋。如果任由其隨意發酵傳播的話,我們終將難以辨別整個世界的真假,甚至搞不清楚誰是我們的敵人,誰是我們的朋友。

如今的各式app,系統和算法往往能夠比我們自己更瞭解我們的喜好。

因此,推送給我們的內容往往都是我們樂於接受的,人們從而很容易陷入一種烏煙瘴氣的 “廉價快樂”的循環中——算法進行各種細分,總有一個適合你!

當我們沉迷於這種 “廉價快樂”時,多巴胺等神經遞質會持續釋放,使我們陷入一種暫時愉悅的狀態,進而轉移了對現實問題的關注與思考,導致受衆們逐漸喪失了對真正重要問題的敏感性和思考能力。

這就是大家一定都聽說過的——奶頭樂。

爲了“樂”,那些網紅們和他們背後的團隊,也越來越“卷”,都在玩命打造着各自“與衆不同”的人設。

在這一衆網紅中,“貓一杯”顯然是極富識別特色的。

美顏猛開,眼睛大的似乎眼球都要掉出來了,以至於讓整張臉都看起來怪怪的。老實說,她的視頻,總讓人感覺,有點像一個正在努力融入人類社會的ai…

而且,那個語速和語氣,也讓人感覺特別聒噪。還有她的表情,動作,主打的就是一個浮誇風。眼睛和嘴有時候還不在一個頻道上(這跟美顏有關?)

主打就是特麼的神神叨叨,表情過於豐富,一會瞪大眼來回亂轉,一會兒誇張的大笑或者尖叫。

最開始你可能還覺得這個身在西洋的“大波浪美女”很漂亮很開朗很不拘小節,但我和我身邊的大多數人都有這樣的體會,超過三次後,平臺再推送她的視頻,我們的內心則變成了抗拒——不知道爲什麼,她那種“獨特”的幽默,再加上太過豐富的表情,一驚一乍的語氣和超快的語速,看到就讓人感覺很煩躁,很心累,很難受。

而且,正有網友們總結的那樣,貓一杯團隊給她安排的那些段子,大都真假難辨。比如,慣用話術包括但不限於:我有個朋友、我的表弟、我小時候、我上個月、我上個星期…

其中的一些梗其實也並沒有啥特別值得拿出來嘮叨的。比如法棒的硬度堪比磚頭,出門又碰上法國人罷工等等。全是老掉牙的段子了,恨不得連外星人都知道。

然而,即便是這些老梗,經過貓一杯浮誇的講述,似乎就帶上了一種自帶“高級感”但又很“接地氣”的氛圍。或許,這就是她能爆紅的一個重要賣點。

另外,她的好多梗都涉嫌抄襲,工作經歷也不真實。比如,說什麼她負責國巴黎新春集市,巴黎聖母院的中國基建隊等等,後來均被扒了出來一一全是假的。

原本,她的創作範式類似於第一人稱虛擬現實單口相聲。但爲了獲得真實感,在她的視頻中,“虛擬現實”都被安排成了“現實”,杜撰的劇本也成了她自己或者她的一個朋友的“真實經歷”。

不過,咱們有一說一,貓一杯的心態還是真不錯。換了我,如果有人給我寫下這麼多無中生有的段子,還要當衆情緒飽滿,肢體語言豐富的講出來,我可能會尷尬的腳趾頭摳地,壓根張不開嘴。

當然,人家“貓一杯”背後是個團隊,據說還鼓搗出了自己的品牌。所以,即便她已經摺騰成了數千萬粉絲級的網紅,依舊很有流量焦慮感。

可惜的是,很多網紅,包括那些打造網紅的團隊,他們都沒能搞清楚這麼一個道理——任何領域都是需要實力的。沒內涵,沒真本事,光靠杜撰的謊言和抄襲的梗,配上浮誇聒噪的敘述風格,即便沒有秦朗,也會出現張朗、趙朗...早晚都得出問題。

畢竟,流量之下,網紅的一切行爲就會被放大,有責任感,才能走得長遠。

最後,來一張去年“貓一杯”作爲知名網紅,接受採訪時精緻濃妝但無美顏濾鏡的視頻截圖——這個,應該是最接近她真實容貌的樣子了吧。